小篮球,大梦想,焦作篮协伴你共成长
为了让12岁以下的孩子更好地接触篮球、喜爱篮球,中国篮球协会在大量调研以及综合国际篮联‘迷你篮球’的基础上,推出了小篮球计划,即用更小的球场、更矮的篮筐、更小的篮球、更简易的规则,降低篮球项目的门槛,让更多孩子走进篮球场,掌握团队协作、领导力、沟通的技巧,完成体育、教育共同的育人功能。尽管场地小了、篮筐矮了、比赛时间短了,甚至还没有三分线,不允许全场紧逼、联防,孩子们还是玩得不亦乐乎。“这种比赛有更多拿球、出手机会,也不像大场地那么累,我们很喜欢。”“喜欢”就是姚明以及他背后的中国篮球协会最希望达到的效果和目的。“过大的球场、过高的篮筐、复杂的规则很容易让孩子们在一开始接触篮球时有距离感、挫败感,‘小篮球’项目的推出,就是为了让青少年更直接地喜欢上篮球、爱上篮球,从而养成终生爱好、终生习惯。”姚明说。 姚明说:“之前国内其实也有各式各样的‘小篮球’活动,但标准都不统一,无法达到最优效果,中国篮球协会希望将‘小篮球’做成更加标准化、更具操作性、更符合中国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项目,也希望更多人参与进来,通过体教结合、体社结合、体企结合、内外结合,共同做好这项利国利民的工作。”中国篮协主席姚明介绍了小篮球发展计划的目的、意义和具体措施,谈及发展小篮球项目的初衷,姚明表示,中国篮球协会肩负发展中国篮球的重任,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篮球强,则中国篮球强。实施“小篮球”发展计划,目的是通过制定标准,整合资源,从娃娃抓起,大力普及推广小篮球运动,旨在吸引更多的少年儿童参与到篮球运动中,让他们在篮球运动这项集体运动中体验快乐和挫折,学习到信任、团结、拼搏等优良品质,形成完善的人格。 对于如何推广小篮球运动,姚明则谈到,中国篮协将以小篮球联赛为引领,以《小篮球规则》和《中国小篮球运动员等级制度》为驱动,以各级篮球协会、社会青少年篮球培训机构培训基地、全国各小学为支柱,搭建“教练员培训、技术标准、周末假期训练营、大数据”四个系统,通过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市场助力的共同推动,促进体教结合、体社结合、体企结合、内外结合,真正把篮球运动推广到基层的少年儿童中去,成为少年儿童最喜爱的运动之一,并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小篮球”发展计划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不能急功近利,道路对了就不怕遥远。中国篮协将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制订规则和标准来引导项目的发展,为推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做出努力。开展小篮球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领导力、执行力、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交流意识,在体验‘成就’与‘挫折’的过程中,培育健全人格。除此之外,姚明认为,开展“小篮球”也有利于扩大篮球运动的群众基础,多出人才。“目前,我们在小篮球运动开展上落后于欧美,甚至落后于亚太地区的直接竞争对手澳大利亚、日本、韩国,需要迎头赶上。姚明认为,开展“小篮球”首先要明确一点,那也就是《小篮球规则》的核心理念—“参与、进步,比获胜更重要”。“这要求参与这项活动相关机构和个人,树立寓教于乐、以体育人的理念,注重活动的广泛开展和孩子们的快乐体验。”小篮球的开展也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姚明认为,12岁以下的孩子都在校园,开展“小篮球”需要以校园为依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建议通过政策引领,在全国范围推广《小篮球规则》,同时制定《课程标准》,补充完善《体育器材配备标准》,使“小篮球”走进校园体育课,走进学生课外活动。同时,他还建议,可以通过规范引导,让社会机构可以与学校形成联动,共同提高“小篮球”的社会参与度。 “中国篮协也要建立中国小篮球联赛体系,以竞赛为杠杆,激发学校、社会的参与热情,为每一个有兴趣的孩子提供参赛机会,让小篮球落地生根。”姚明表示。关注焦作篮协公众号,获取更多篮球资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