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jjjj 发表于 2018-8-13 16:27

合作社撑起西峡香菇新产业

带着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市场经济中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引领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疑问,采取进入菇棚、走访社员等形式对香菇种植合作社进行专题调研,引发了对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思考。一、背景介绍农业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得益于经营体制的创新,即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各类专业合作社发挥了作用。香菇种植合作社的成立,对西峡香菇产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一是实现了产加销有效衔接。合作社将当地香菇种植专业户按自愿、民主原则组织起来,为农民统一提供菌种、传播种植技术,拓展销售网络,初步形成了科技、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二是有利于提升对菇农的专业化服务水平。香菇种植合作社一头联企业、一头联菇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只有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才能实现企业与农户两利双赢;三是提升了香菇的质量层次。合作社通过组织分散的农户实行统一菌种供应、统一物资采购、统一操作规程、统一回收加工、统一包装销售,统一产品商标,极大提高了香菇质量安全水平;四是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合作社是由香菇种植大户牵头组建的,通过技术反哺、生产资料反哺、二次利益分配反哺,在逐步形成了香菇新产业。五是促进了行业的自律和规范。通过组建香菇种植合作社,避免了农户之间、农户与加工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维护了农民的利益,实现了行业优势,促进了香菇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不断壮大。 二、主要做法(一)明确宗旨,强化服务。与菇农签订种植收购合同,通过实施统一菌种供应、统一物资采购、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加工、统一包装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对社员提供无偿或象征性收费的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使菇农种植香菇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极大的保障和提高。(二)建章立制,规范发展。一套完整的制度是一个企业得以成功的关键所,把建章立制问题作为发展的重点,通过充分的酝酿和讨论,共同制定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两项基本制度,为该社今后乃至将来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形成香菇新产业提供了制度保证。(三)加强培训,培育市场。聘请中国农科院食用菌专家到合作社开展培训工作,特别注重了对香菇种植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同时理论结合实际,聘请浙江香菇栽培技术人员就实地种植管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指导,使每个社员都掌握种植技术。三、存在问题在调研中,通过入菇棚、访菇农、查看香菇生产经营资料、与合作社社员座谈,发现香菇种植合作社生产经营情况虽然有了良好的开端,但要发展壮大,还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一)资金严重不足,制约合作社的经营发展。从对合作社的调研情况来看,技术培训、更换菌种、购置设备(脱水烘干机、建冷冻储藏库等)等方面的资金都存在缺口,急需信贷资金的支持。(二)使用菌种落后,生产周期长。香菇种植合作社社员在菌种使用上还是延用传统的固体菌种,固体接种发菌慢、菌龄不一致,杂菌浸染的几率大,生产周期长,直接影响香菇的产量和质量。(三)管理人才缺乏,发展缓慢。合作社的管理人员思想还不够解放,视野还不开阔,急需学习先进经验,需要从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建立一支人才队伍,才能使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四、发展建议要以此为依托扩展到全市的香菇产业,打造一个社员服务范围更广,服务质量更高的香菇种植合作社,把此合作社做大、做强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入手:(一)政策推动,资金扶持。上级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配套及优惠政策如税收、认证、财务制度、信贷资金等,积极为合作社疏通市内各家商业银行和其他融资渠道,解决生产经营资金困难;在政策扶持方面,加强政策服务、认真落实省、市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政策,加强与政府部门和其他组织的协调,营造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良好环境。当香菇企业面临外贸账期长、资金流动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中小企业协会票工委(上海专精特新公司河南办事处)的帮助与支持解决问题,通过中信保兜底的保单,得到相应的资金支持。(二)引进技术,提高效益。合作社要不断加强培训社员,使他们掌握香菇种植新技术,引进适宜种植的优良香菇品种,改良培养料配方,提高菌棒的持水保肥性,要更换如今的固体菌种为液体菌种,提高香菇产量和质量,增加社员收入。(三)强化管理,促进发展。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培训出一批素质高,业务精的管理队伍。组织社内的有志之士走出去,学习先进的经验 ,开阔视野,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经营理念,加强信息服务,拓宽营销渠道,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把香菇产业做强,做大。希望未来这把“香菇伞”越撑越大,成为河南西峡农产品繁荣昌盛的龙头产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合作社撑起西峡香菇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