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学校、老师、家长该怎么做?
心理健康是儿童全面素质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心理障碍患者还会增长50%,对此专家呼吁,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近年来,中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现代医学证明,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时期虽不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时期,但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由于中、小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性、认知结构的不完备性、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性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和遭遇到更多的挫折,也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暂时性的心理障碍若得不到及时排除,便会产生不良反应,从而影响以后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日后难以挽救的心理疾病。所以中学阶段是容易滋生心理异常的温床期。由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工作。作为中国家庭教育师资培训品牌河南省家庭发展研究会及河南智库教育研究院,以传播心理健康教育先进理念、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方法为出发点,以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机制为着力点,大力营造幸福和谐家庭环境,努力培养健康优秀子女。智库教育全面系统解读心理健康教育精髓,深挖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根源,为家长培育子女指明了方向,探索出应对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突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及应对策略。【父母们参加“心理健康指导师培训班”收获】通过学习与孩子建立情感连接、和谐相处,构建良好家庭氛围;通过学习充分掌握孩子成长发展规律;掌握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具体方法;何接纳、包容孩子的情绪,将其转化为积极的成长动力; 如何管理自我情绪,认识压力和压力来源;如何处理好夫妻关系,创建和谐家庭等。【各级各类小学、中等学校的少先队辅导员、团干部、心理健康辅导老师及班主任、任课教师或校外辅导员】增强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实操性;建立和丰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库;建立和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员评估考核体系;为受教育者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师范类大中专学生】大中专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期向成年期过渡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成熟,社会知识的丰富与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转型期的诸多矛盾,他们在认识自己、了解他人、适应社会等方面,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行为问题,急需疏导和调节,所以学习这些知识首先对自己心理健康成长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可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其次,他们在就业时,(高级)心理健康指导师也可以作为其非常重要的求职敲门砖,成为其日后评职称、涨工资的重要依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