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雅舍 发表于 2019-1-4 15:28

智库教育:坚持正面引导 守住家庭教育底线

坚持正面引导 守住家庭教育底线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人的一生,影响人的一生,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而无视家庭教育重要性,错用教育方式方法已成为不容小觑的社会现象。  近日,舆论热议的“深圳父母虐童”案在深圳市公安局的最新通报中得到解决,不过这场关于家庭教育的讨论却仍在继续。家庭本应是孩子最幸福的摇篮,父母本应是孩子最亲密、最信赖的人,可在这个家庭中,父母却成为孩子最恐惧的对象,家庭成为最冰冷无情的场所。  中国民间有很多俗语:“打是亲骂是爱”、“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些观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使得“棍棒式教育”成为一种常见的教育方式。不可否认,在孩子做出错事,非常过分的时候,采取一定的“棍棒式教育”手段可以加深孩子的印象,提醒他们今后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增强辨别思维的形成。但是一味的用“棍棒”来进行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让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甚至有可能让孩子感到冷漠、孤独、无助,失去安全感,使孩子产生压抑、扭曲、叛逆的心理,极有可能造成孩子的犯罪和自杀等惨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家长不能随心所欲,一意孤行。作为家长,就是要坚持正面引导,积极创设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善于发现和把握孩子成长过程的发展变化规律,学会研究和掌握孩子生理及心理诸方面的表现和特征,注意因人、因材施教。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惩戒是被允许的,但应当以教育为目的,不能滑向暴力的深渊。世界没有谁可以被准许以暴力手段对待儿童,亲生父母也不行。任何理由都不是虐待儿童的挡箭牌,这一点在法律上没有丝毫的模糊地带。在社会文明日益进步的当下,“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不能随意虐待和处置”应当成为社会最基本的共识。每一名少年儿童,都不仅仅是父母的子女,更是国家和社会的财富。  要治理家庭教育中的这一顽疾,一方面需要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执法力度,切实完善剥夺不合格父母监护人资格的制度;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教育,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许多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等待,但是孩子们不能等”,孩子们是属于未来、属于明天的,但保护孩子需要从今天开始,吹散虐童阴影,守住家庭教育的底线,才能让“全体人民共建共享发展”的温暖目标得以实现。(严思佳)

意房网hnyfw 发表于 2019-1-4 17:46

帮楼主顶一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智库教育:坚持正面引导 守住家庭教育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