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hk 发表于 2019-4-15 15:19

下伏头与许湾

          石佛滩到下伏头,小水泥路弯弯绕绕,修得特别好,干净整洁。走在这样的路上,有一种很惬意的感觉;更不要说丹河里大大小小的圆圆的石头或石子,时不时的一汪清水,带给人的愉悦。          下伏头村不大,在丹河岸边依山而建。岸边的两层小楼盖得漂亮,默默地俯视着面前的丹河。有一小股清水在石头缝里缓缓流动。流过村外,变成一片比较阔大的水面,水里漂浮着两条船。来游玩的人不少,大都是焦作的,一家人带着孩子开车来的。有的在戏水,有的在钓鱼,有的在漫步,还有的在滩里烧烤。
         早年夏天的晚上,打着手电筒,相约二三人,来下伏头一带的河滩逮螃蟹,一夜黑能逮一编织袋,好几十斤。这些年不行了,主要是水源枯竭的缘故。
         出下伏头,往南再往西,并不远,来到许湾。许湾是个好像比下伏头还小点的山村。村口高高树立的标牌上,“许湾村”三个红红的大字,给人既古朴又明净的感觉。
      许湾这个地方,我二十年前来过。当时是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来此绿化荒山,植树造林。我们每人分了五棵树的任务,先在山坡上挖坑栽树苗,然后下到丹河里取水,再肩挑手提上去给树浇水,培土。记得当时村口有棵大树,树上挂着一口钟;应该是人民公社时代,社员们上下工或是集会时敲钟用的。现在已经没了影踪,变成一个漂漂亮亮,干干净净的小篮球场。
         紧靠篮球场,是个三王庙。山门前挂着两个红灯笼。走进山门,上三王庙要上两层台阶。第一层有十好几级,上去是个小平台。小平台两厢,是两丛碧绿的翠竹,在并不大的风中轻轻拂动,好像是在向我频频招手,热情地欢迎。第二层有八九级台阶,上去是三王庙的拜殿。拜殿是开放式的,只有两边的山墙,中间是木柱支撑着,没有墙。山墙上左右两旁,上下分别写着“毛主席万岁”和“共产党万岁”的红字。红字有些斑驳,但看得仍然分明:应该是文革前后的墨迹,距今至少四十年了。
         走过拜殿,就是三王庙的主殿了。主殿紧靠着山壁而建,是个小三间。我来此之前并不知道三王庙奉祀的是哪三位神圣,走进殿中就很清楚了。只见中间供奉的是龙王,两旁是马王和待王。所谓三王,原来如此!其中龙王画像前的供桌上,还摆放着博爱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匾,发放时间是2015年12月。三位王爷的画像前,地上俱有蒲团拜垫。可惜冷冷清清,没啥香火。
      出许湾,如果右折的话,大约二三里就到于庄了。要是左折,就一路上坡,三弯两绕,顺山王庄口出山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下伏头与许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