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看焦作5路公交车的变化
老照片,看焦作5路公交车的变化孙红山 焦作记忆 6天前5路公共汽车,焦作人基本都熟知这条公交线路,它贯穿焦作市区的各重要街道,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1886年,世界上的第一辆汽车诞生,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产物,也极大地提高了当时的工业革命的水平。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汽车的拥有量在逐渐提高,让人们工作、生活和出行更加的高速和快捷。如今的生活中,汽车已是人们生活中使用最频繁的交通工具。 据了解,1953年,煤炭部调拨给矿务局一辆“布拉格”牌大客车,作为煤矿工人上下班的通勤车,该线路由矿务局机关(现人民电影院对面)经李封、王封、朱村矿至焦西矿。1956年,矿务局又购进两辆”32“型封缸柴油客车。 1958年,市政府拨款购置两辆“依卡路斯“柴油客车,连同矿务局的3辆客车一并给交通局,专门从事内客运业务。8月,开辟人民电影院至王封矿区第一条固定线路。
六十年代焦作的公共汽车。图片是1957年开业,只有两层营业面积的小楼,楼面上有“百货公司焦作市公司”这是百货大楼的前身。客车上写着“焦作市公共汽车”,疑是伊卡鲁斯311型。 (图片来自网络)
1961年4月,焦作市公共汽车站成立,有客车9辆,先后开辟2路火车站至王封、3路火车站至九里山、4路火车站至马村工人村。5路公交线的开辟的时间是1966年6月。当时开通的5路(火车站-人民医院)公交线,是从火车站出发,沿民主路向北,顺解放路向东至人民医院。因为,当时解放路的人民医院以东比较荒凉,1969年,解放路才修建延伸至化工二厂。http://www.shanyangwang.com/forum.php?mod=image&aid=1743334&size=300x300&key=91c7e650e9b397ea&nocache=yes&type=fixnone七十年代的焦作公共汽车。东方红广场纪念塔前的上海产57型公交车。(图片来自网络)
如今的焦作公共汽车。
1976年10月发展到37辆,平均11154人/辆。随着解放路向东延伸和扩宽, 1977年5月,5路公交线又延伸至六号院。八十年代的焦作公共汽车。图片是市委站台的5路站牌,火车站至六号院。可以看到当时线路中有“南口”站。(图片来自网络)
如今,市委搬迁新区后,原来的5路中市委站台已变为“东方宾馆”或“东方红广场”站。
保险公司站台的“5路”站牌。(摄影:孙祺然)
如今,保险公司已迁新址,原来的站台已变为“十七中”站。
1988年,市内公交开始使用中型客车(简称中巴车)。1995年,市公交公司有公交车辆204辆,全市共有出租面包车(简称“面的”)763辆,中巴车163辆。
九十年代的焦作公共汽车。图片是纪念塔侧“四海春”饭店前的国营-公交-5路“中巴车”和疾驰的“黄面的” 。(摄影:孙祺然)
九十年代以后,5路公交线又延伸到马村;随着市区建设向南发展,5路公交线一再向南延伸至人民广场、军分区、万达广场。服务为本,乘客至上,由于优质的服务,使5路公交车组,被评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从柴油车、汽油车到新能源车,从有人值守、无人售票到手机支付。如今,焦作公交的发展日新月异,也加快了城市运转的速度和能力。
2018年12月开始修建,公交专用车道,2019年2月20日,专设公交港湾,全长约7.1公里的人民路(普济路-中原路)公交专用道已经开始投入使用。
人民路的公交港湾。
人民路的公交港湾。
每天一辆辆穿梭的公交车,都承载着市民的期望到达目的地,让温暖的公交情怀将人们送达幸福的彼岸。现在,城市公交系统的完善与发达,也是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
还记得老新华街的样子吗? 还记得包工院的生活吗? 还记得老车站的出行吗? 还记得老百货楼的紧俏品吗? 还记得......... 如果你有十多年以前的焦作老照片,且愿分享,就请发邮箱shs7923@163.com,文件格式为jpg,文件大小不低于1M,附相关说明及联系方式,适当时我们共同出版《焦作人的共同记忆》,以感怀铭记这座光荣的城市!
温馨提示:文章内的照片除署名外,其他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联系电话16639178078;转载本文及图片,请注明出处。
我还记得有段时间五路车终点站在现在煤气公司那个三叉路口! 当年焦作公交只有5条线路:1路、2路中站方向,3路4路马村方向,5路跑市内。 对于公交公司的部分部门我真的呵呵了 好文章
票价也由原来的几分钟一张,上涨到一元一张! 满满的回忆!不错的帖子
请教楼主一个小问题啊, 咱们原来说的南口 指的是哪个路口??
我看公交牌上是在二医院和服务楼之间。我一直以为是工业路民主路那个路口。
大家来聊聊呗。。。。 大铜马在过去就叫南口 这会记住了。。。
能知道南口在哪里,一定是个老焦作。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