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飞刀 发表于 2019-8-18 19:29

焦作福盛坊读书会第十期——阎建国老师主讲:《我们该...

焦作福盛坊读书会第十期——阎建国老师主讲:《我们该怎样读书?》2019.8.18下午


    2019年8月18日下午四点,福盛坊(焦作丰收路老师专)读书会第十期,阎建国老师主讲:《我们该怎样读书》!

    阎建国,男,今年65岁,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前焦作一中分校副校长。从教三十年,长年担任毕业班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教学成绩斐然。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劳动模范等荣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先后报道过其先进事迹,是名播遐迩的一方名师。

    媒体这样报道阎建国:阎老师教书育人,绝对是大家风范,绝对称得上是黑格尔所言的“这一个”。

阎老师教我们的时候,刚从师范院校毕业,年轻气盛,帅气潇洒,率性而为,颇有几分超凡脱俗之意味。一间约十平方米的居室,兼作备课改作业的办公室,门两边对联“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煞是醒目。

课上课下,阎老师既不怒自威,又俯得下身来,随意亲和,同我们情融意合,真可谓亦师亦兄亦友的关系。无论课间,无论饭时,抑或教室熄灯后回到寝室,总能看到我们师生亲密无间地谈笑风生的情景。时光流逝,早已记不得其时聊的都有哪些具体的人和事了,但确定无疑的是,绝少什么“刻苦努力,争上名校”“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当长眠”之类的空洞、恐怖的励志说教。

课堂上,诵诗咏词,赏文析理,时而气定神凝,时而神采飞扬,荡魂摄魄,令人陶醉。即使是语法、辞章方面的比较枯燥乏味的知识,一经了他的条分缕析,掰开来揉碎了,你也顿时觉得兴趣盎然起来:丰富,酣畅,又不失简洁。

我参加工作不久,又听过阎老师几次课,倍感亲切。同时,深感老师的课,欣赏可以,学之不易。再后来,与我有此同感的语文同仁不在少数,他们也常说“咱学不来”。

我年轻时曾经讲过几次市优质课、观摩课。一次试讲之后,两位同事竟不约而同地脱口而出:“不行,不行,你模仿阎老师的痕迹太明显了!”我说没有啊。后来我想过,也许是自己连在潜意识里也总想着学老师把课讲得洒脱些吧。倒是这位同事的批评再次印证了那句话:学不来。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其实,说“学不来”,首先就意味着值得学,可以学。当然,其次更意味着,即使你把任何一位优秀老师的某课的教案背会了,你也未必或者决然讲不出人家原本的味道、风采和魅力,顶多不过在表象上有那么点相似而已。

在近四十年的教学生涯中,阎老师可谓斫轮老手,驾轻就熟,洞明练达,气场强大,个性张扬,魅力十足。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于一位成熟的优秀教师而言,这里的“练达”,即虚怀若谷,博采众长,积累丰厚,博闻强识,高屋建瓴,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厚积薄发!

长期以来,阎老师虽然看似述而不作,也并无系统的语文教育思想的论述传世,但这似乎丝毫不影响他作为魅力型老师的典范继续影响深远。

我个人认为,其魅力固然源自他阅历丰富,见多识广,博览杂书,厚积薄发。我熟悉的他的读书笔记和诗文随笔就有数十本之多。案头床头翻读着的书也总有数册。

但我更清楚,其魅力尤其源自他对教书育人的热爱和于世于事的那种独立的人格精神。教书从来不下跪,从来是站直了教书,从来都以培养站直了的学生为己任。唯此更需薪火相传!

当然,阎老师在多年前的一次班主任经验座谈会上的一席话,也从另一个侧面给予我们以启示:“自己多食人间烟火,也晓趣谈逸事;会旁征博引,拓宽学生视野;善机智幽默,活跃课堂氛围。”

教学之余,诗酒人生,应该是阎老师“性情中人”的最真实的写照。多少次,“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酒桌上洒满了泪花”;多少次,“诗成酒醒仰天笑”,“一片冰心,万种柔情”!

校园虽云乐,归田更洒脱。希望阎老师退休后,更多地寄情山水,享受生活,并一如既往地与我们分享他的诗酒人生!


MB_uxghig 发表于 2019-8-28 11:20

怎么报名参加

林交流 发表于 2019-9-18 13:27

年轻气盛,帅气潇洒,率性而为,颇有几分超凡脱俗之意味

知愈不知 发表于 2019-10-25 08:23

支持!希望多点这样的活动!

阡公子 发表于 2019-10-25 08:23

为你们点赞

张嗯嗯 发表于 2019-10-25 08:24

我也想报名参加

知愈不知 发表于 2019-10-25 08:25

支持!希望多点这样的活动!

dalianxiao 发表于 2019-10-25 08:30

希望我们焦作能多多支持这样的活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焦作福盛坊读书会第十期——阎建国老师主讲:《我们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