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烈立碑奠基仪式在焦作市麻地沟村举行!
中国国民革命军第40军106师635团抗日英烈立碑奠基仪式在焦作市麻地沟村举行!2019-10-20 20:48:15中国国民革命军第40军106师635团抗日英烈纪念碑暨李德良英烈迁灵揭碑仪式在焦作市麻地沟村隆重举行!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4ca099a007c347618e52461e7aff63d5.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17d00fe97c1341e4a2dde2e716627e53.jpeg2019年10月19日,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龙翔街道办事处龙洞村麻地沟村,焦作各界爱心人士等100余人在此举行中国国民革命军第40军106师635团抗日英烈立碑奠基仪式暨李德良英烈迁灵揭碑仪式,深切缅怀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为抗日战争而英勇献身的先烈。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3603941933884028be50d9ccb2dd6807.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55670fd140224bfd9ab22d40ada276bb.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159ad5448caa497e8e94213bb74270a0.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b3ae3c53d3754f8286c408ea9e94ded8.jpeg上午10:00,爱心人士齐聚麻地沟村,大家来到村南两座荒山——碓臼坡和野狼坡下几十米处,新开垦的墓地矗立着两块墓碑。墓碑上悬挂着红绸,碑前摆满了鲜花、糕点、水果等祭品,墓碑四周立满了花圈,一幅幅挽联寄托了人们的哀思“太行见证,英烈千秋——太行儿女许玉莲、李建国、连启柏敬挽”“抗敌寇捐躯报国浩气长存——民进焦作基础教育支部敬挽”“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故乡——抗日先烈李德良之女李金平携子孙敬祈”“英烈鲜血灌战地黄花飘香——抗日英烈李德良之侄全家敬挽”“抗日英烈永垂不朽!——焦作各界爱心人士敬挽”!树木之间悬挂着一幅幅条幅“为国家和民族而战,虽死犹荣”“太行见证,英烈千秋!”“中国国民革命军第106师635团——驱逐日寇,抗战到底”“青山处处埋忠骨,人生无处不故乡”!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529ca616b15148118526df078693944a.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50fc5e8d56484a83b10466507ebc31e6.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ac2ba740bdf7400994a8baa17b2e856f.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f5e89aac931744da98a74eee20506eca.jpeg在麻地沟村的这片热土上,长眠着为抗战而捐躯的数百名英烈,他们为民族复兴与人民幸福英勇奋斗、浴血牺牲,在焦作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活动仪式由柳强主持,主持人柳强致辞:今天是公元2019年10月19日,在刚刚过去的建国七十周年的阅兵庆典上让我们见证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从贫穷走向了富有,从落后成为了领先,我们的军队更是一把利刃捍卫着我们的国家。先进的武器装备展示了中国的军威国威。中国永远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但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3d9ce5a4ba224292b1a37182e3502377.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d5fd4903a5774fdb8a236755f834b805.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6d5603faa4a54d759b2369bd5f9eb3f4.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bca866bec243472eae65b1c97e0a5be1.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aac6086efd3048948653108c3a025361.jpeg大家庄严肃穆地肃立在纪念碑前向先烈鞠躬、低头默哀致敬。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037d7b2117d8483796aa41569654909d.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c744f27fe535443099ce0030fb755ed5.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ca9c3c73b86745e1b3d1f3ed20016e07.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477094f32c0447f78f5b75ee08530f27.jpeg抗日英烈揭碑仪式开始!焦作市委党校张润生校长、老区促进会薛秘书长、 河南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理事长王卫青、龙翔街道办事处人大工委主任职承琰四人先向总纪念碑三鞠躬,然后分列碑体两侧共同揭开裹满碑体的红绸。纪念碑总占地面积数十平方米。碑体高2米,碑体正面镌刻“抗日英烈纪念碑——保国家英名长存,抗日寇气壮山河!太行儿女许玉莲、连启柏、李建国”,碑体背面镌刻“牺牲在南寺岭战役英烈祭文”。碑文由爱心人士许玉莲撰写。
龙洞村支部委员连小军、焦作市最美警察石群山、英烈外孙张磊、焦作市文物专家赵德才四人先鞠躬,然后共同为抗日英烈李德良墓碑揭碑!碑体正面镌刻“万古流芳——李公讳德良之墓!沁阳市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爱女李金平等”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b63d1b7ddb484e019624af63bb95391b.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c5f657a3325a45ffb04c385e2ae74078.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f2a4461756524ff4a2afa986ab23db62.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bd15854deeab4e1b9b7d4cbac90e0ca7.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1c9bde6585814d5097a859bd154190b4.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defc317cdb754bd690532128684a7d8a.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7e06a052d583494f8d18b147a9260cee.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256db7058cc54103931882d7047718d2.jpeg主持人柳强讲到: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让侵略者有来无回。历史会铭记英烈,人民会铭记英雄,为英烈揭碑!战旗是军魂,635团的战士们长眠在此,他们浴血奋战打击侵略者,他们保家卫国,舍身取义的精神会永远传承,常平阻击战研究专家李建国为抗日英烈李德良的外孙张磊授战旗。
龙翔街道办事处人大工委主任职承琰、河南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理事长王卫青、常平阻击战研究专家李建国、龙洞村村委会主任连启柏依序发言!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12a35d3bbc9449d48eb57b9f6ac4f94f.jpeg
龙翔街道办事处人大工委主任职承琰发言:今天是中国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龙翔街道办事处号称焦作市的“西柏坡”。北业村是焦作市委、市政府成立的地方,十二会村是当时的焦作市委、市政府(当时叫第三区委)领导抗战的根据地!北业村和十二会村是红色基因的根基。前一段时间,经过考察论证,发现前山这一块儿是国民革命军抗战的地方,虽然他们不是共产党的队伍,但他们也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此,我代表龙翔街道办事处向烈士们鞠躬!感谢大家的到来!
河南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理事长王卫青发言:感谢烈士的女儿和老兵的后代,感谢各位领导,感谢父老乡亲,感谢当地政府,河南是抗日战争中做出贡献最大的一个省,在中国国土全部沦陷的情况下,在河南省有一千多万流民的情况下,河南省出兵200万,为抗战,河南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座丰碑的后面,不仅埋葬着数百名抗战烈士,实际上是有200万烈士,让我们永远铭记他们。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bc24e04564114ce5b04d46c080e6aac4.jpeg
豫西北抗战历史研究者、常平阻击战研究专家李建国发言:时值深秋,各位不辞辛苦奔赴太行深山昔日抗日战场,来到抗日英烈长眠的墓地,参加中国国民革命军第40军106师635团抗日英烈纪念碑暨李德良英烈迁灵揭碑仪式!凭吊英灵,缅怀先烈,为在国难当头、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为了保卫国家和民族舍生取义、死难沙场的抗日英灵祈祷、超度、安魂!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在中华民族即将面临亡国灭种之际以我死则国生的大无畏英雄主义气概以血肉之躯报效祖国的民族英雄们!你们是中华民族子孙生生不息、世代生息繁衍的伟大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传承的民族脊梁!八十年前的1939年,为了牵制策应第40军39师在晋博公路上对日阻击作战,位于丹河东岸、太行山南麓的第40军106师抗日爱国官兵们,对盘踞博爱、焦作、修武等地的法西斯侵略强盗不断进行伏击、袭扰,给侵略者以沉痛打击和重大杀伤。我们寻找到一些作战日记,那是最权威的战争资料。106师有力的配合了晋博公路的保卫之战,日军法西斯强盗对侧后爱国官兵恨之入骨,为解除7月6日晋博公路主攻线上的后顾之忧,必欲除之而后快,对这一带进行了扫荡。南寺岭战役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7月1日,日军集中了上千兵力在坦克、装甲车、火炮的掩护下,对我40军106师635团2营数百官兵实施包围攻击,我爱国官兵不畏强敌、浴血搏杀、奋力反抗,在给不可一世的日本法西斯强盗以惨重打击之后,终于寡不敌众,数百将士壮烈殉国。这些年来,我们的许玉莲大姐为抗战英烈们奔走呼号,让我们了解到很多见证人,也知道散葬了许多抗战将士们的遗骸的埋葬地。在焦作、博爱等南太行山区,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留下了山区人民永远难以忘怀的惨烈和悲壮!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人民英雄纪念碑揭碑仪式上讲过: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其中,包括国共合作在抗日战争中为国家和民族独立、解放牺牲的所有抗日官兵!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大会上中讲到: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维系一个国家的生生不息、世代繁衍的灵魂是爱国主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们,无一不是将自己的人生和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故乡!这些烈士许多没有留下名字,但是他们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崇敬和热爱,逢年过节不断有人来这里祭奠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英烈们舍生取义、我死则国生之慷慨悲歌壮举彪炳千秋,功昭日月,烈士们将永远为国家、民族和人民所铭记,太行见证,英烈千秋!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d60efe2befa5493f9d4b6a790ab7f8cf.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1c372134723845c9821d20c216711259.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121ad7d226ab4d539e078e8db76343de.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bb80b839d9ea4403968bb13d275d03b7.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fd0b725b791543f2ac3b229ecab13efc.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ab8e3dcf8c974fda91b6e639f8564c65.jpeg
78岁的抗日先烈李德良之女李金平在子女的搀扶下走到墓碑前发言:今天我们全家人和我叔叔家的弟弟妹妹与大家共同聚集在这里,抗日故地寄托哀思。虽然战争年代早已过去,但中国国民革命军40军的勇士们和当地革命群众曾在这里和日本鬼子进行了殊死的搏斗,他们以劣势的装备抵御着装备精良的强敌,但是他们不怕牺牲,英勇奋战,顽强的抵抗日本鬼子。他们浴血奋战的壮烈场面似乎仍然历历在目,他们在这里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我们深深缅怀他们为祖国为人民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深深缅怀中华民族不屈的忠魂,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完整!英勇的抗日烈士们,你们的鲜血不会白流,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全国人民不会忘记你们。你们的爱国精神将永远与世长存,发扬光大。上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日本法西斯强盗的铁蹄践踏着我们神圣的国土,他们霸占我们的大好河山,疯狂掠夺我们的宝贵资源,所到之处施行的都是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到处是腥风血雨,使中华民族遭受到了有史以来空前的民族大劫难!把中国人民推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使我们的同胞流离失所、妻离子散、无家可归。在祖国山河破碎、中华民族最危急的关头,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我的父亲李德良义愤填膺,立志参军报国,弃笔从戎,不灭倭寇誓不还乡,七七事变之后,他参加了中国国民革命军40军106师305团一营重机枪连,成为一名军人。他在部队苦练杀敌本领,他机智勇敢,不畏艰险,英勇杀敌,19岁晋升为排长,1939年任重机枪连连长。七七事变,日寇全面侵华,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国民革命军奉命北上,参加了常州血战、台儿庄血战、豫东黄泛区战役,他战斗在各个战场,浴血奋战。1939年,他带领战士们在博爱、焦作、沁阳等南太行一带阻击日寇,作战时冲锋在前、奋不顾身、英勇杀敌,参加了著名的常平阻击战、南寺岭阻击战(又名:白马门战役),曾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嘉奖。在任635团连长指挥作战时身负重伤。养伤不久调任106师教导大队任大队长,少校军衔,为培养高素质的作战队伍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由于在常平阻击战中,日军化学部队不断的对我军进行惨绝人寰的毒气攻击,他多次受到毒气的侵害。负过重伤的他积劳成疾,1941年秋,部队在林州镇南山村驻防休整,训练过后,午饭后下午一时返回训练场地时,由于毒气损害加重病情,父亲一头栽倒在途中暴亡,当时年仅27岁。得知他的死讯,抗日将士和当地群众十分悲痛,将他埋葬在南山村山坡上。我的父亲李德良为了消灭日本鬼子,为了中华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他宝贵的年轻的生命,他不愧为中华人民的好儿子,我们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又十分的痛心。是日本鬼子的侵略战争使我失去了我的父亲,这国耻、民族恨和家仇,我永远的铭记在心中。我父亲牺牲时,我才出生七八天,从此我和父亲永远生死离别、阴阳两隔!但我和父亲永远是血肉相连、血脉相通的亲人,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今天在这里,今天我们全家人和我叔叔家的弟弟妹妹感谢林州市委、沁阳市委、焦作市委、中站区委各级领导对我们的帮助关怀和支持,衷心感谢河南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同志们的辛勤努力和艰苦细致的工作,帮助我找到了父亲的墓地,圆了我们70多年的寻亲梦。今天,我父亲的魂土能够回归故里,在这里和40军的战友们重逢,并在这里长期安息。在这里为抗战忠魂立不朽之碑,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用鲜血和生命报效祖国的英雄们,为国捐躯的抗日英雄们永垂不朽。我们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在这伟大的时代,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周围,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正确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永远热爱人民。以百倍的信心和高昂的姿态奋进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跟时代的步伐,为把我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饶。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为实现伟大的强国梦而努力拼搏、砥砺前行,使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永远将坚强的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成为世界的脊梁!为全人类更好的明天做出更大的贡献!
河南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理事长王卫青将一枚仿制的台儿庄战役中40军39师在临沂阻击战第一次给每个士兵发的“奖:为国流血纪念——军团长庞炳勋赠”勋章,赠送给李金平。
主持人柳强:在这里我们要感谢一个人——许玉莲阿姨,为了让英烈们有个归属,数年来,她几乎把所有的山头都跑遍了。焦作志愿者许玉莲常年为了找寻革命军人、抗战老兵及遗址跑断了腿!为了这次发现、推广国民党军队在焦作抗日英烈遗址,许玉莲不知道跑了多少回,找了多少相关部门,直至给焦作市委书记王小平写了封信才最终解决落实墓碑奠基!而且身为低保户的许玉莲还拿出省吃俭用的1.1万元用于墓碑制造费用!许玉莲的大爱精神让人感动!下面有请许玉莲阿姨讲话。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1fc4cad814b84fe3a2e0d55b8aefe8d2.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a4b2913fd0384a31a132c1fede51fada.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8bc22d646e2e4226b4c12c2e7e09a9de.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bc821340deae4400bc295425b338883c.jpeg许玉莲来到墓碑前给烈士英灵三鞠躬,然后讲到:我住在解放区一座廉租房里,是个贫困户,小学三年级毕业。2004年一次偶然机会,我听我弟弟说:姐,这片土是咱106师的抗日牺牲的战士鲜血染红的,你下来看看。我过去一看,那片土壤果然是特别的红,从此以后我就把这片土地记住了。我是八路军的后代,我叔叔是八路军。我就跑遍了12个自然村,到处打听英烈的资料,寻找英烈们生活、战斗过的地方。直到2015年,我才调查的差不多。在这里感谢焦作市委书记王小平对英烈立碑做出的关怀和帮助,感谢焦作电视台记者陶红彦、张秋芬以及网媒记者李军,感谢中站区政府、龙翔街道办事处人大工委主任职承琰、焦作市最美警察石群山、龙洞村村委会主任连启柏,他们都对英烈立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500名战士在南寺岭战场上喝毛粪坑里的污水和日寇血战,毕班长在断臂的情况下一个人掂刀砍翻8个日本鬼子,最后被日寇用刺刀捅成肉泥。乡亲们将烈士们从南寺岭战场抬下来后,山上到处都是大血坑,鲜血染红了太行山上的每一寸土地。从战场到墓地四里路,四里路全部都滴满了鲜血。乡亲们想让烈士们光彩上路,就把遗体全部摆放在400米长的干涸的石河上,许多遗体缺胳膊少腿,几乎没有完整的军装,乡亲们给烈士们洗过脸简单收拾后,这几百具遗体被抬到村南两座荒山——碓臼坡和野狼坡埋葬,埋不下的就埋在村周围的山坡上。有70多名带军衔的将士掩埋后立有石碑,余下的数百名普通士兵遗骸埋在野狼坡,均没有立碑。他们是为保卫太行山区老百姓牺牲的,我的心愿就是给烈士立碑、修建纪念馆和烈士陵园来纪念他们。永远不要忘记他们。
大家按顺序给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鞠躬哀悼。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1edf573c3ab94a93ad22b9783bf7a890.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ce098f427ebd467cb498b3b6bd2c77c3.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0ad4f1ba785f456aafa9f53d36c36147.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d8e7c4f30b704240b1d05ae9027cd9dd.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e32c448714034a519d5903badd30b123.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7bfbf23732ef48e7a548fa89d1aed563.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931b6e4216a04e69b8b70e826f22caed.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198d21fac3c74a589694f2f9bd322d8e.jpeg最后,大家来到几十米远的碓臼坡和野狼坡烈士墓地祭奠。荒草丛生的墓地有几块儿半截墓碑露出地面,模糊不清的字迹让人还可以依稀可辨墓碑烈士的姓名、籍贯。隐约模糊字迹告诉我们英烈的名字:“河南省邓县城西王营中士王成万”,“江苏省骁且县城西北陈河庄上等兵刘玉成”,“江苏省砀山县城东唐寨上等兵唐朝民”,“河北省隆平县城南仙花寺村排副郭福贵”。碑上均注明“民国二十八年七月一日阵亡”。
许玉莲对着几乎被杂树丛掩埋看不到的半截墓碑介绍道:这个墓碑下埋葬的是国民党第40军106师635旅六边中士、邓州人王成万,他和战友们掩埋了在徐州会战中血战临沂牺牲的战友,来不及揩拭满面的硝烟,就奉命奔赴太行山区,和五连、六连的战友们驻扎在今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龙翔街道麻地沟村和寺后村。据当地栗井村92岁的老残疾军人王凤保、89岁老游击队员李春景和麻地沟村93岁的老支书赵成贵回忆,部队有300多人,战士们帮助群众打扫卫生,公买公卖,和村民关系融洽。王成万住在村民王大娘家,王大娘的两个儿子都参加八路军了,王大娘就把王成万当成亲儿子看待,王成万也把王大娘当做亲娘,每天给王大娘砍柴挑水。1939年6月30日下午,王成万给王大娘跪下说:娘,我这里有几块儿军饷,我怕是要没有用处了,马上要上战场,你把这钱留着自己花吧。王大娘对他说:这军饷你回来给你爹娘吧,将来你还要娶妻生子用。王成万说:这次战役如果我战死,钱就孝敬大娘您老人家。如果我家人找到了您,您就帮助我家人把我的墓迁到邓州老家。拜托大娘了。丽人相拥而泣、泣不成声。突然,军号响了,王成万赶紧掂起枪告别王大娘。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92e326f3b098454dab37be2ad9ca6938.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95131206156a496cbd976abc865663a3.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121f3d03d1c84927a1eacb5f27abc43c.jpe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0/0d2ccc6724a54a91890a8267271d71aa.jpeg1939年7月1日凌晨,战斗打响,鬼子先偷偷摸上山来,暗杀6连的岗哨后,1000多名日军借助坦克、大炮、轻重机枪等先进武器,发动突然袭击,一场的激烈的战斗,在地处太行山区海拔470米、长3000米的中站区寺后村南、小王庄干锅掌北年南寺岭山坡上打响了。日军的坦克从干锅掌村后向南寺岭山上猛攻。王成万和战友们手中只有汉阳造捷克式步枪、手榴弹。但他们毫不畏惧,英能反击。埋伏在半山腰深草丛中的战士炸断了日军坦克履带,气势汹汹的坦克瘫在了半山腰。战斗惨烈进行,但战士们不多的子弹打光了。在方连长的带领下,王成万和战友们抡起大刀,奋不顾身冲向数倍于己的鬼子。方连长在与敌人肉搏中壮烈牺牲。王成万和战友们在血战中受命的第二任连长、第三任连长的率令下与敌人决一死战。大刀砍断了,就用树枝打、石头砸,和鬼子扭在一起,用牙咬,用头顶。六连的毕班长在肉搏中砍死了七八个鬼子,残死在敌人的刺刀下。战斗从凌晨4点一直打到下午5点多,七月的骄阳炙烤着大山,喉咙冒火的战士们为了生前多杀一个鬼子,趴在地面喝水坑里的污水解渴。王成万和300多名战友终因寡不敌众,全部阵亡。英烈的鲜血染红了南寺岭每寸土地。
战斗进行了一天一夜,王大娘想着得给王成万送点饭,村民们劝她说打仗太危险,王大娘实在担心就擀了点面叶放进小罐里,小脚一步一步走了几里山路去给王成万送饭。在路上遇到许多抬担架的村民,运送的都是面目全非、缺胳膊少腿的战士遗体。王大娘失声痛哭,就大声的喊:成万、成万!儿啊你咋哪里?恁娘来给你送饭了。
过了几天,王大娘来到碓臼坡寻找,这里埋葬的70名都是带军衔的,所以全部立有墓碑,在一处墓碑处,突然平地起了一股旋风一直围着墓碑转,王大娘心想:难不成这就是俺儿的墓?定睛一看墓碑上的字“河南省邓县城西王营中士王成万”,确定是王成万的墓碑后,王大娘瘫倒在墓碑前嚎啕大哭。王大娘对着墓碑说:儿啊!等我那俩八路军儿子回来后,我一定要让他们为你报仇伸冤,打跑日本鬼子!
王大娘连着几年每天都会去王成万墓碑前给王成万送饭。
王大娘临终之前口里一直念叨“成万儿、成万儿”,在焦作市公安局和修武县县委转业上班的两个亲儿子对王大娘说:妈!你别喊了!你走了后,我们一定会去祭奠我们的弟弟王成万!
许玉莲说:这边还有刘玉成、郭富贵等战士的墓碑。有郭营长、班长、刘连长、方连长、李连长、董连长等。
多年的奔波,终于没有白费,有了许玉莲的用心和操劳,才有了今天的抗战烈士立碑。抗战英雄之魂永存,抗日烈士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飞刀录像、文字,美杏传媒拍照 2019.10.20
抗日先烈忠魂永驻,太行儿女深情缅怀! 日军眼中的庞炳勋的第40军
https://timg01.bdimg.com/timg?pacompress=&imgtype=0&sec=1439619614&di=5665e82d7bcea53e1c1f2d384633bb50&quality=90&size=b200_200&src=http%3A%2F%2Fpic.rmb.bdstatic.com%2Fc4233952fcdeb1fe46006159f2ed4afc.jpeg
知兵堂深度军事发布时间:18-04-2708:11
日军眼中的庞炳勋的第40军璿经“重探抗战史”公众号授权转载摘要:说起抗战时期的杂牌军,原来属于西北军系统的庞炳勋的第40军就不能不提。40军由于在临沂保卫战中的出色表现而更为人知,那么在日军眼里,是如何评价这?部队的呢?http://t11.baidu.com/it/u=2145831709,4215837647&fm=173&app=25&f=JPEG?w=426&h=562&s=9291EB27A91276DC14A15A980300A0A1
图1:庞炳勋将军如果要说起抗战时期的杂牌军,那么有支部队就不得不提,那就是庞炳勋的第40军。首先简单介绍下第40军。这支部队原为1931年山西的第二集团军一部编成,后又称第三军团。抗战爆发时说是一个军团,实际上只辖第40军,而第40军下辖的只有第39师一个师,再加一个补充团,也就是说,名义上是一个军团,实际兵力只有1个师又1个团。1937年9月由庞炳勋将军担任第二军团长兼40军军长。马法五任独苗师第39师师长,李振清任补充团团长。临沂血战后,40军调后方整训。也许军委会考虑到40军作战表现优异,庞炳勋抗战有功,便将原属于东北军,西安事变时投靠中央系的第106师(师长沈克)划归第40军。这下,40军下面终于不再只有一个独苗39师了,总算有了两个师。庞炳勋和第40军因临沂保卫战而被后人所熟知,但大多数人不知道,40军与日军第一次作战并不是在临沂,而是在津浦线北段的河北沧州附近,时间为1937年9月底。这次阻击战,40军面对的是日军第10师团。在日军第10师团一部的战斗详报中这样评价40军的:“该部(40军)的素质与战法和之前交战的37师(29军冯治安师)相比逊色,但同样在固守阵地时显得极其顽强...在(日军)攻势停顿或稍作整理时,(40军)便会用敢死队进行反复的逆袭,进行白刃战企图夺回阵地。”沧州阻击战之后,40军经补充休整后驻防临沂。这一次与日军第5师团作战,40军同样表现相当顽强,日军21联队称40军“抗战意识特别强烈。”在日军第11联队对攻击临沂时描述中,是这样写的“(40军官兵)面对攻击进行着殊死的抵抗,(日军)接近时猛烈的投掷**进行战斗。”40军官兵也正是靠着“特别强烈的抗战意识”,和殊死的**近战,赢得了临沂保卫战的胜利。庞炳勋也因此战荣获青天白日勋章,师长刘世荣获四等宝鼎勋章。http://t12.baidu.com/it/u=1026717776,3312054942&fm=173&app=25&f=JPEG?w=477&h=489&s=F8ABAD573BE7CADE5AC534FF03008021
图2:40军的战报40军徐州会战后派往山西晋南陵川一带建立根据地,扎根在敌后,日军36师团224联队第一次与40军交手就印象深刻:“敌军40军第39师由于是和我军(日军36师团)头一次交战,我们对敌军的实际战斗力无法判断。但是实际作战中,敌军抵抗极为顽强,如果没有我军最后的突击,敌军是不会后退。在村南200高地及南大掌西南侧高地的战斗,敌军有时会高声呐喊,发起反攻。从实际战斗状况上来说,敌军的素质和训练是非常良好的,是一支不可轻侮的部队。”从此,庞炳勋的第40军开始在晋西南林县一带开创出一片游击区。http://t11.baidu.com/it/u=1607969464,673781544&fm=173&app=25&f=JPEG?w=640&h=486&s=C0F22A664AE2805F4C71D89201008091
图3:日军战史上的照片历史有时候恰恰就是由许多巧合构成,40军在敌后两次辉煌的战果都是在36师团223联队第3大队手上取得的。先是39师在1939年冬季攻势中,重创第3大队,击毙大队长川原美代史少佐以及第9,11,12三个中队中队长以下48人。而后106师李振清率部又在1942年的火烧庄战斗(日军称则界村战斗)中重创日军223联队一部,益子挺进队的基干益子中队(该联队第9中队)两名小队长均战死,该联队长高木正实大佐重伤离任。223联队老兵武石孝一郎回忆录中写道: “这场战斗(则界村)是昭和十四年(1939)十二月河头村以来最大的恶战,激战,苦战。这次战斗得到的教训极大,作为一个下士官,参加过无数战斗,但都没有超出这次战斗规模。”http://t10.baidu.com/it/u=624368418,1858296821&fm=173&app=25&f=JPEG?w=640&h=390&s=EADA82474E05125D0C3DA8170100D083
图4:日军战史上的照片直到1943年春季扫荡,40军损失严重,24集团军司令部被冲散,部队陷入混乱。而后集团军司令庞炳勋被俘投日。40军军长马法五,106师师长李振强清率残部突围南渡黄河。但即使这次失败,日军战报中也记录着40军官兵的顽强:“27军和40军其部抵抗意外的异常顽强,我军只有依靠不分昼夜的多次突击,才能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夺取其阵地,。但是其部队依然不能实行果敢的突击,存在依靠射击的倾向。”1943年后,40军在1944年的灵宝会战,1945年的老河口会战中均有优异表现,被战区司令长官通报表彰。最后结尾说说40军在1943年后的情况,很多人会以日方华北治安战中记录的庞炳勋被俘后号召旧部官兵和民众停战,后归顺投降日军者达7.4万余人。而实际庞炳勋由于集团军司令部被打散,而后只身被俘。40军主力在军长马法五和106师师长李振清率领下突破日军重围回到第一战区。根据40军在1943年太行作战战斗详报记录,在1943年的这次太行作战中战死2927人,战伤3554人,失踪4241人。也不知道哪里来的7.4万人投降?而汪伪政权下成立的伪40军和27军只有番号,没有部队,后来才勉强将被俘的士兵编为一个独立师。
西北军庞炳勋部组成的第40军
该军前身是西北军中国民军一部。1927年,国民军庞炳勋部改编为第2集团军第20军。1930年5月,中原大战时,被编为反蒋联军的第3路军,庞炳勋任总指挥。1930年秋,中原大战结束后,该部被蒋介石收编扩编为陆军第40军,庞炳勋任军长,马法五任副军长。下辖第39师,庞炳勋兼任师长。该军组建后,先后参加了1933年的长城和冀东的抗日作战,以及镇压冯玉祥在察北建立的抗日同盟军等军事行动。1934年10月,该军被编为西北“剿匪”军第2预备队,对撤出鄂豫皖苏区转入长征的红25军,进行了多次的围追堵截作战。1937年8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该军新增骑兵第14旅,张占魁任旅长。隶属第1集团军,由运城开赴津浦前线,参加了津浦路北线段沿线的防御作战,担任正面防务,当时番号第三兵团。1938年1月,该军参加了徐州会战。在此次会战中,该军在鲁南地区死守临沂,阻止了日军东路军南下,为国民党军夺取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1939年1月,国民党军进行整编,将第43军与第40军合并组成新的第40军,原第43军下辖第106师改隶第40军建制。此次整编后,该军隶属冀察战区。庞炳勋任军长,马法五、沈克任副军长,下辖:第39师,刘世荣任师长;第106师,马法五兼任师长;骑兵第14旅,张占魁任旅长。同年12月,该军参加了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后不久,在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中,该军奉命参加了阎锡山发动的反共“晋西事变”的作战行动。1941年,该军改隶第24集团军,同时将原辖骑兵第14旅改隶胡宗南的第34集团军,1942年5月,庞炳勋升任冀察战区副总司令和第24集团军总司令后,由马法五继任军长,刘世荣、李振清任副军长,同时,将原战区下辖的独立第46旅调归该军建制。此时,该军下辖:第39师,李运通任师长;第106师,李振清任师长;独立第46旅,司元恺任旅长。1943年,该军将原辖独立第46旅扩编为新编第40师。同年5月,庞炳勋和该军第106师师长李震汾率部叛投日军,军长马法五率该军一部避开日军主力安全转移。战后,经收容残部及整理后恢复第40军建制,由马法五升任冀察战区副司令兼军长。1944年4月,该军参加了河南会战取得优异战绩,在豫中灵宝战役对阻止日军进入潼关和关中作出贡献,106师长李振清、39师长司元恺受到嘉奖,此战也受到毛主席称赞。
1945年10月,该军奉命进攻冀鲁豫和冀南解放区,在邯郸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歼灭,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军长马法武被俘。此次战役后,国民党重建第40军,由原副军长李振清代理军长,重建的第40军将原辖新编第40师番号取消。
1946年,国民党对军队进行整编,第40军改编为整编第40师,原军长李振清改任师长,原辖第39、第106师依次改编为整编第39旅,司元恺任旅长;整编第106旅,韩凤仪任旅长。此次整编后,该军隶属整编第26军。1947年3月,该军改隶第12绥靖区后,奉命参加了豫北战役。在此次战役中,该军一部遭到人民解放军围歼。此后,由豫北增援鲁西南,被刘伯承、邓小平评价是敌军十七个旅中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同年6月至9月,该军在参加鲁西南战役后,又对挺进中原的人民解放军部队,进行了鲁西南至大别山的追击和堵机截作战。其中,在大别山区作战的高山铺战役中,与刘邓两个纵队激战二十九小时,该整编师师部及所辖第106旅全部和第39旅1个团被人民解放军歼灭。战后,该整编师在河南安阳、新乡,经过休整补充后重建第39旅和第106旅。同时,另建第43、第264师,隶属第40军指挥,守备安新地区。
1948年9月,整编第40师恢复第40军番号,隶属第12绥靖区。原师长李振清改任军长,原辖部队统一整编为:第3师,师长(姓名不详);第106师,赵天兴任师长;第264师。师长(姓名不详)。同年10月,该军部率第106师参加郑州战役。11月初,该军第39师奉命由安阳开赴徐州参战,编入李弥第13兵团。在淮海战役第三阶段,该军第39师扩编为第115军后,被人民解放军全歼于陈官庄地区。1949年4月,该军参加安新战役后第43师在安阳地区被人民解放军全歼,军部率第106、第264师在新乡地区放下武器,接受人民解放军的改编。
致敬英雄革命先辈 焦作好人许玉莲事迹!
许玉莲,女,65岁,家住焦作市解放区军民街廉租房,单身家庭,八路后代,叔父是老八路、残疾军人。十几年来曾多次被媒体报道,中国报道网、百度、优酷都报道过。本人身患几种疾病,与病魔顽强抗争至今。
我从小受家庭影响和良好的正能量教育长大,在万恶的旧社会被夺走几十口亲人的性命,民国32年,土匪头连骡带领上百人包围了位于深山区——盘地村的娘家,绑票走俩舅舅,索要财产。家中财产被抢光,打死饿死亲人几十口。母亲兄妹7人,6人被卖,大哥被土匪绑票下入水窖,赎回后一家三口全部饿死。另一个舅舅当时才3岁,至今无下落。是毛主席和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救了她,才有我们后代人。在母亲家讲苦难史,教育后代永远跟党走,感恩党和社会。所以在这样的环境教育影响下成长的我,对党和政府怀有一颗感恩之心,从小乐于助人、乐于无私奉献精神。
从2004年至今从事爱心奉献捐助15载,我在太行山区十几个自然村落留下送温暖献爱心的脚印。我专门为保卫祖国捐躯的英烈后代人、贫困户、抗日游击队战士、老八路献爱心!大到电视机、接水管、架电线,小到被褥、生活用品无数,还为八路军老战士申请优抚待遇。寻找到失散70年的老首长,让他们见了最后一面,圆了他们的思念之梦!八路军战士王凤树是太行四分区46团团长的警卫班长,曾参加过无数战斗,后与首长李达久分别70余载。李达久上校军衔,曾任八路军独立营营长、沁博大队长、46团团长兼政委、华北独立7旅旅长、安阳军分区司令员、解放军第六炮校校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第22师师长、炮兵32师副师长、师长、济南军区炮兵参谋长,被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大校、济南军区炮兵党委常委等,焦作党史、焦作博爱革命史均有记载。
当我历尽艰辛为老八路找到首长后,带他到泰安干休所见到了相互牵挂70年的老首长。当两位老人紧握双手,王凤树泣不成声,圆了他的思念梦想,是我一生中最高兴的时刻。两位老人紧紧抱在一起约一个小时舍不得分开,我早已是热泪盈眶。后来两位老人同一年去世,我为老八路披麻戴孝,以亲女儿的礼节送老人到坟墓。回想当年,老八路几天不见我就十分想念,坐到大门口石辗上眼巴巴看着我常走的路口念叨:莲,该来了!这一树枣可甜了,谁也不能摘,我专门给我的莲准备的。回想往事,我心很痛,我至今很想我的八路老叔,我对他尽的孝远远不够。
几年来,我和李建国以及河南省抗日老兵协会帮三个抗日老英雄申请到爱心捐助款每月600元,在公益活动中我还找到了一个焦博地下党遗址。
2015年1月10日,我女儿出资,我带领革命军区的军烈属后代、老党员、残疾人约几十人来到北京天安门、故宫、毛主席纪念堂、颐和园、军事博物馆等参观游览,当几位老人见到主席遗体后失声痛哭。大家每天每顿饭十几个菜,上车时我找来舞蹈队给每人戴上大红花欢送他们。我们还在天安门留影,由国家一级导游讲解,焦作日报记者随团。这也是我一生中办的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圆了革命老区百姓一生都没走出大山盼望到首都见毛主席的梦想!山区老人说:莲比我们的亲女儿还好。但我觉得相差太远。
从2004年起,我找到了深山区独居老人葛全英家,她在20多岁的时候,丈夫就因公去世了,家庭十分贫困,带几个孩子寡居,孩子们一个精神病一个患重病一个残疾(夫妇俩均为残疾),虽然她有儿女,但孩子们都无法照顾她。
多年来,我步行在深山中,历尽艰难,风雨无阻,风雪天,别人都在家里暖和,我惦记深山中的老人,天气越恶劣我越不放心,步行来回十几里到老人家中送去各种生活必须用品。有一次是大年廿九,风雪交加,看见外面大雪封门,我匆匆带上物品一步一踩来到深山。半路上遇见一个痴呆汉子,他见我一人行路,就上前去卡我的脖子。我急中生智,指着大包说:兄弟快吃根火腿肠吧!他才松开我,我赶紧跑开。
由于我做公益做得出色,有点儿名气,上报纸电视遭人嫉妒,某前任领导下令:谁敢和许玉莲上山作伴,就抹去她的低保资格、撵出廉租房。吓得居民们谁也不敢与我为伍。该领导还教唆一个持有精神残疾的恶棍打骂我,并扬言:打死你也无妨,不偿命。
十几年来,我所受的欺负诬陷、甘苦一言难尽。因为我是个单身老人,无儿子、无权,更无背景,无人为我撑腰做主。一个人做点儿好事很难,但我一直在坚持,因为我要听母亲的话,实现我的诺言,永远不忘老前辈,不忘无数牺牲的先烈,永远跟党走。
2004年秋天,我表弟骑摩托带我上山,半途表弟停车,指着一座山的山脚下的红土说:这座山叫南寺岭,这片儿土地是早些年40军几百将士在山上与鬼子作战一天一夜全部阵亡的地方,他们被多几倍兵力的鬼子打的全部牺牲,血染红了这个山脚,至今这座山仍然是红色的。
听了他的话,我心好痛,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把这个故事牢记在内心深处。十几年来,每次到山中,我就打听此次战役,询问烈士埋在何处,活着的时候住在哪个村庄。遍访了十几个自然村的老人及后代,才知道这个抗日战役是有目共睹的,他们还参与上山抬英烈遗体。英烈墓地是身患癌症的老人卢立峰找到的,他还为我提供了大量的有价值的真实资料。我和老人上山找战壕,当时下着大雪,我是一个急性子,我和老人冒着大雪在一人高的荒草荆棘丛中走了4个多小时,才走完十分之一的战壕。当老人给我提供完大量资料后骤然去世,我是多么悲伤,老人下葬时没人告诉我,后来我带着钱和祭品来到老人家已是人去屋空了。我好伤心,在他的院中深深鞠了三个躬,至今我仍记着老人的音容笑貌。
十几年来我四处奔走呼号,为英烈找证据历尽艰辛。查资料、找烈士的籍贯,写信到南京国军档案局求助资料。实在无路可走,就写了一封24页的如泣如诉的信给焦作市委书记王小平,得到王小平书记关注回复,可是下边有些人不作为,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对我不予理睬。但是我得到了焦作广播电视台记者陶红彦、张秋芬、自媒体小李飞刀的大力支持,得到了焦作市委宣传部、焦作文物局、焦作文化局的支持,得到了沁阳市文化局副局长、常平阻击战研究专家李建国的支持。
现在我自己筹资一万余元为英烈立碑纪念,让焦作人民永远记住他们在国共合作时期,与八路军、刘邓大军的129师并肩作战,为保卫冀晋豫革命根据地与日寇血战牺牲在太行山上。我们后代人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来为他们立碑树传,纪念他们,学习他们爱国抗敌的精神,永远爱党,永远爱社会主义,永远跟以习近平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前进。
下一步我努力为英烈重修陵园,虽然我双腿已累病,但我要战胜一切困难干下去。我患有高血压、脑梗塞、双膝关节骨刺增生、髌骨软化等病,但我还是时不常从医院跑出来,来到深山查询资料。在这多年调查中走访的18位见证人中,已经去世了8个人。这18个见证人是:王来合(耳聋)、李春景、张继安(去世)、王凤树(去世)、王庆梅(去世)、葛全英(去世)、卢立峰(去世)、赵良周(去世)、赵成贵(去世)、卢小军(离家出走)、卢秀现(糊涂、耳聋)、王庆珠(八路后代)、王凤保(96岁)、王随国、王老师(龙洞学校)、连启柏、赵来运、连文富(去世)!
许玉莲2019.9.13手机:13569149914
向英雄致敬 英烈之气万古长存 采访视频https://v.qq.com/x/page/w3011fprm4g.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