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影一日游
闲来无事,净影一游。来至寺院,且看大雄!映入我眼帘的这栋雄伟的建筑,就是大雄宝殿。净影寺的大雄宝殿采用的是重檐歇山顶建制。这种建筑规制在明清两朝是只有皇家寺院才能够使用的。大雄宝殿的匾额是由高僧净空法师亲笔题写的。在大雄宝殿前出厦上供奉的是一尊由一整块东北岫玉雕琢而成的释迦牟尼说法降魔像。该像重约8吨,佛首、以及臂膀及佛足上贴金。大雄宝殿内供奉的就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据导游讲,佛祖是古印度净饭国王的太子,净饭国王与王后摩耶夫人恩爱非常,唯一的遗憾是膝下无子。有一天,太子的母亲梦到一头六齿白象从其昨腋处钻进她的身子,便将梦境告知净饭国王。国王命印度当时掌管占卜的婆罗门为其占卜,卦象显示,此为有孕之兆。国王欣喜非常,便命御医为王后诊脉,果然有孕。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按照古印度习俗,女子生产之时要回到娘家生产。国王为了表达对往后的崇敬和对皇嗣的重视就摆下全付仪仗送王后返回娘家。走到蓝毗尼花园,王后身感不适,太子从其右腋降生。太子出生以后,不哭不闹,周行七步,每一步都会从地下冒出一朵莲花来承托太子身躯。然后太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声若洪钟,大声说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净饭国王遍召天下博学之人,为太子起名为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在经历了生老病死等疾苦后,立志出家学法,最终在菩提树下得证大道,成就十丈金身,号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佛两侧就是他的两大胁侍,阿难和迦叶。阿难以博闻强记著称,相传他爸佛祖的每一段言论都记录在了贝树的叶子上,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贝叶经就出自他手。迦叶组织了在释迦牟尼佛涅槃后佛教徒的第一次集会。东西佛台上供奉的就是十八罗汉。也称阿罗汉,是小乘佛教中的最高觉者。东西后佛台供奉的是文殊、普贤两位尊者。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长,智慧之主。普贤菩萨是佛教的实践家。后佛台供奉的是海岛观音群塑。海岛观音区别于正襟危坐的观音形象,采用的游戏观音的法身。庄严的佛像,净心额梵音,绝美的净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