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又出台一箩筐新政 动真格or表面文章
足协为了2020赛季的职业联赛,公布了一系列的新政,这似乎成了每个赛季开始前的常规节奏。政策年年有,而且一年比一年多,针对人员使用的政策,对于不合理的各支球队虽有怨言,但也只能去执行。然而控制开支的政策也出台了不少,还含有处罚条款,却未见有球队“中招”。限制高价引援的调节费政策,有俱乐部超标,但足协却未公布调节费的明细;4大帽政策限制俱乐部的年开支,有俱乐部超标,但涉及到引援受限的相关处罚,目前已经到了接近被外界遗忘的地步。不断“叠加”的政策,到底按照哪条算,也是目前中国足坛乱象的写照。足协政策年年有,一年比一年多在中超烧钱肆无忌惮的年代,休赛期球迷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并不是新政,而是哪支球队有天价引援,能否打破引援纪录,什么样的大牌外援会来到中超。在那个时代,关于联赛的政策没有太大的波动,也不会让各支俱乐部“提心吊胆”,无需等到政策出台才能放开手脚去转会市场上寻觅目标。随着扼杀烧钱风成为主旋律,“束缚”联赛的政策则是年年下发,而且是一年比一年多。最先亮相的是调节费政策,但调节费政策出炉以来,中超的高价引援还是不断出现,包括了国安的比埃拉、巴坎布,大连的卡拉斯卡、哈姆西克,恒大的塔利斯卡等人。以培养年轻球员为突破口,又出台了U-23球员使用政策,而且这个政策几乎每个赛季都会进行“调整”,一度还与外援登场挂钩。加上外援的使用政策不断调整,每个新赛季开始前,“研究”政策不仅成为俱乐部的事,也成为球迷热衷的事情。当然,归化球员的出现,又多了一个复杂的政策。过往冬窗,球迷关注的对象是各个俱乐部的引援,几乎没有所谓的球员使用政策“束缚”,也无需去咬文嚼字分析政策。随着最近几个赛季,不断有新的政策出台,休赛期媒体报道更多的是将出台什么样的政策,甚至俱乐部通过媒体“发声”,与政策的制定者足协之间进行“博弈”。这就出现了政策出炉之前,各种细则不断反转的奇葩一幕。外援使用、U-23球员使用、归化球员使用,这是最近2个赛季中超必备的3个政策,对于球员使用政策,各个球队倒不敢“违背”。然而那些无法“登上台面”的政策,包括国内球员限薪、外援年薪、四大帽政策,涉及到钱的新政,外界往往难以窥探到细节,各种附带的处罚条款也就成了“一纸空文”。新政虽多,没有监管=空头文件2020赛季的中超,涉及到具体钱数限制的包括了球员限薪令,国内球员税前年薪不得超过1000万(国脚涨幅20%),新签合同外援年薪不得超过税后300万欧。不过针对国内球员的限薪令,实际上1年之前就已经出炉,数字和国脚有额外待遇的条款均完全一致(如果数字不一样,朝令夕改就被坐实)。但随着归化球员的出现,到底是按照国内球员计算薪水,还是以外援来衡量收入标准,这成为足协没有“解释”清楚的事情。限薪令出炉之后,艾克森、高拉特都是重新签署了合同(2018年底足协就公布了限薪令,这一次只不过是重申而已),如果按照国内球员来计算,两人的薪资待遇早就超标,足协不处理那就是认定限薪令实际上就是“一纸空文”。抛开限薪令只是针对球员的新合同,2018年底出台的四大帽政策,针对球员限薪令、俱乐部支出超限,则有明确的处罚条款。2019年,中超各队的支出上限是12亿,2020年为11亿,支出超出限额,并且控制在20%以内,转会窗减少无年龄限制国内球员引援名额1个;超额20%-40%,减少无年龄限制国内球员引援名额2个;超额40%-60%,减少无年龄限制国内球员引援名额2个,外援名额1个;超额60%,减少无年龄限制国内球员引援名额2个,外援名额2个。同时针对投资人注资也有明确的额度限制,2019年为6.5亿,2020年为5.6亿,并且超额的处罚标准与支出标准完全一致。而亏损帽,2019年为3.2亿,2020年为2.9亿,首次未达标只是警告,连续2次未达标,减少无年龄限制国内球员引援名额1个,连续3次未达标,减少无年龄限制国内球员引援名额1个+外援名额1个。此外针对薪酬总额比例、限薪令、奖金,都有相应的处罚标准,其中奖金每超标100万,将扣除联赛积分1分。以上港、恒大2018赛季的开支均超过20亿,并且2019赛季基本维持前一个赛季水准的情况下,支出超标几乎是铁定的事实,然而时间已经进入2020年,转会窗也已经开启,处罚却根本见不到踪影。中国足球=文件足球,动真格or表面文章联赛的规章制度年年改,而且几乎是翻天覆地改,外援的登场名额,从过往限制为3人,一度与U-23球员挂钩,到2020赛季一下子变为“注6报5上4”,这就让各个俱乐部措手不及。2年前,刚刚将“多余”的外援送走,2年后,又要在转会市场上寻找新的对象,尽管外援登场人数的增加,让各队主教练的排兵布阵更加游刃有余,增加了实力,但政策的不确定性则导致俱乐部的开销有可能打水漂,毕竟1年后这些外援还能不能用又是一个疑问。四大帽出炉一年多的时间,但有多少俱乐部达到标准,这同样是未知数。2019赛季中超降级的深圳,根据广东媒体的披露,开支都达到了10个亿级别,从深圳的开支可以反推,位列中超争冠行列,甚至中上游的球队开销超限都是大概率事件,有明确处罚细则的情况下,目前各队却是“毫发未损”。看似越来越严的条款,越来越严的监管,足协有着动真格的趋势,但只发文不处罚,中国足球不仅成了文件足球,而且太多“务虚”的政策成了“一纸空文”,对俱乐部根本没有震慑的效果。只做表面文章,是中国足球长期被诟病的地方,青训就是如此,如今文件足球也落入到这样的俗套,雷声大却根本见不到雨点,这也是一种悲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