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外地行医者返乡就给编,中专生都行,不用考试?
现今,因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的医生数量越来越少,特别是很多不发达地区,无医看病成了亟需解决的难题。为此,各省出台了很多政策,只为留住人才。近日,江西省资溪县人民政府网发布县卫健委《关于开展在异地工作资溪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回原籍工作摸底登记的通告》,引起了业内人士热议。
《通告》明确
1、在外地愿意回到资溪县的医技人员,以及在本地定居的非资溪县户籍的外地医技人员,只要服从政府统一安排,在外地有正式编制的回到资溪县就直接落实正式编制,在外地没有正式编制的回来后将会逐步解决编制问题;
2、学历要求:取得医学及相应专业中专学历即可;
3、执业要求:医师只要取得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护士只要取得执业护士证即可,对于近三年刚毕业的毕业生不做资格证要求;
4、年龄要求:40周岁以下;
5、回乡所在的医疗机构不是在村卫生室,而是由县卫健委根据学历以及执业资格的等级高低分别安置在县、乡两级医疗机构。
打破“入编必考”硬性要求
可以说,这是看到的一个有史以来给编制招人的最低要求简章。
低到何种程度?
说低到尘埃里都一点不为过!因为它打破了“逢编必考”的硬性规定底线。
要知道,早在2005年,我国颁布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在这个规定中有一个规定:事业单位进人实行逢进必考制度。
2014年这个规定被正式写入我国法律,也就意味着,我国事业单位,只要招聘新人或是升职都必须进行考试,符合要求才能纳入编制内,否则就是违法。
为了留住医技类人才,江西省资溪县冲破了制度的框架,不拘一格降低人才纳入标准,由此可见,当地医疗人才的匮乏。
纳、留人才,应解决最根本的问题
实际上,医疗人才的稀缺不仅是发展落后的地区,在某些沿海的发达城市也出现了这种情况。
前几年,浙江日报曾报道过,浙江省青田县第二人民医院人才流失的情况,在报道中称:该院原本在编的132名员工中医技人员占比就很低,但依旧出现了人才流失的情况,5年之内走了二十多人。
近几年医生数量减少,医院留不住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即便是频出新招,放宽招聘条件,甚至开通“绿色通道”,也依然吸引不了医技人才扎根。许多人宁愿选择大城市的私立医院,也不愿到县乡医疗机构。更别说大三甲医院了,年轻人挤破头也要进去。与此同时,病人也被大医院虹吸过去,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当然,这只是一个客观因素,而影响县乡医院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还是主观因素。
据观察,有以下几个原因:
1、县乡医院里医技人员地位最低,对骨干医技人员重视程度不够。
2、薪酬待遇水平较低,医护人员待遇水平有待提高。
3、工作压力大,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很难处理。
可见,要想县乡医疗机构招得到、留得住医技人员,不仅需要医院领导,也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提高认识,提高战略站位。医生是一个晚熟的职业,需要很长的培养周期,无法速成。有钱可以盖最好的医院,却未必能请来最好的医生。
所以,为了避免医学人才流失,梯队建设不出现断层,政府应允许公立医院突破事业单位的薪酬分配限制,提升人力成本在医院总成本中的比例,扩大可分配薪酬的总量,这已经成为一个必须改革的问题。
也唯如此,才能从根本上真正解决县乡一级医疗机构医技人员短缺现象。
来源:医护多及网络等
如果您想免费领取医考学习资料,可以查看Vxin公众好“人民医学网教研服务”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