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药“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药)又发现很多新作用。
近日,医学新视点在一篇文章中展示了关于二甲双胍的多项新研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术新进展的背后是二甲双胍可能存在的更多新作用。芝加哥大学的Marsha rich rosner博士带领的团队发现,二甲双胍与另一种老药血红素( panhematin)联用,可以靶向治疗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三阴乳腺癌。
并且有证据表明,这种治疗策略可能对肺癌、肾癌、子宫癌、前列腺癌和急性髓性白血病等多种癌症有效,相关研究发表在顶级期刊《自然》上。
二甲双胍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是目前唯一被糖尿病指南推荐为有明确心血管获益证据的降糖药物。研究表明,二甲双胍的长期治疗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已经发生了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下降显著相关。
有研究显示,二甲双胍能够恢复肠道菌群的比例,使其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转变。为肠道有益菌提供优势生存环境,从而起到降低血糖、正向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
最近,麦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二甲双胍可治疗某些形式自闭症的脆性X综合征,且该创新性研究发表在《自然》子刊《NatureMedicine》杂志上。目前,自闭症是科学家认为可以用二甲双胍治疗的许多医学病症之一。
逆转肺纤维化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在人类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和用博莱霉素引发的小鼠肺纤维化模型中,纤维化组织的AMPK活性降低,而且组织中抗拒细胞凋亡的肌成纤维细胞增多。
在肌成纤维细胞中使用二甲双胍激活AMPK可以让这些细胞重新对细胞凋亡敏感。而且在小鼠模型中二甲双胍可以加快已经产生的纤维化组织的消融。这项研究表明二甲双胍或其它AMPK激动剂可以用于逆转已经产生的纤维化。
日前,据奇点网消息,欧洲肿瘤研究所的学者们发现,二甲双胍和禁食可以协同作用,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
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和禁食通过 PP2A-GSK3β-MCL-1通路抑制肿瘤生长,研究发表在Cancer Cell上。
来自中国台湾地区台中荣民总医院的Yu-Yen Chen博士最新发现,服用二甲双胍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发病率要明显低得多。这就表明,在控制糖尿病的同时,二甲双胍的抗炎和抗氧化功能对AMD有保护作用。
近日,《柳叶刀-糖尿病和内分泌学》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2期临床试验中,二甲双胍用于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患者,能够改善代谢健康,减少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严重副作用。
有实验提示,二甲双胍可能通过关键代谢蛋白AMPK起作用,且与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恰恰相反,有潜力逆转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带来的副作用。
英国剑桥大学的Robin J.M. Franklin和他的弟子Peter van Wijngaarden领导的研究团队,在顶级期刊《细胞·干细胞》上发文称,他们发现一类特殊的老化神经干细胞,经过二甲双胍处理之后,能恢复对促分化信号的响应,重现年轻态的活力,进一步促进神经髓鞘的再生。
这一发现意味着,二甲双胍有望用于治疗不可逆的神经变性相关疾病,例如多发性硬化症等。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医学新视点发布消息称,万人研究显示,二甲双胍或可改善肾衰竭和肾病死亡风险。
一个发表在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旗下期刊《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上的研究结果显示——对超过一万人的用药和生存分析显示,合并慢性肾病(CKD)的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与死亡风险和终末期肾病(ESRD)风险降低有关,且未增加乳酸酸中毒的风险。
近日,世界顶级科学期刊《CELL》的子刊《Cell Stem Cell》官网更新了有关二甲双胍的最新研究:二甲双胍可以调节胃内干细胞的代谢,促使它们分化为产胃酸的胃壁细胞。
研究显示,AMPK代谢通路促进干细胞生成分泌酸的壁细胞,二甲双胍通过激活AMPK和KLF4减慢祖细胞增殖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激活AMPK和PGC1a诱导壁细胞成熟,这为二甲双胍为何会增加酸分泌并降低人患胃癌的风险提供了潜在的暗示。
此外,2018年一项研究表明:二甲双胍的使用以持续和剂量反应的方式使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的糖尿病患者,胃癌风险降低了51%。
近日,中国科学家团队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高国全团队在著名期刊PNAS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他们分析了数千名晚期肠癌患者的治疗数据发现:在携带KRAS突变的晚期肠癌患者中,与使用其他类型降糖药相比,服用二甲双胍降糖的肠癌患者总生存时间延长37.8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延长8.1个月。
据医学新视点消息,美国糖尿病协会第80次科学会议(2020ADA年会)公布了糖尿病预防计划结果研究(DPPOS)的最新数据——二甲双胍22年持续降低糖尿病风险,展现预防癌症和中风趋势。
近日,肿瘤学杂志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发表了一项由和汕头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完成的II期临床研究的结果。
该篇论文显示,降糖药二甲双胍可能通过改善肿瘤病灶内的免疫微环境(TIME)而使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获益。
二甲双胍或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
据医学新视点消息,一个最近发表在《英国癌症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上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肺癌患者中,服用二甲双胍与生存率提高有关,尤其是在局部(TNM分期II-III期)肺鳞癌患者中。
文章指出,在肺癌患者中,糖尿病是常见的基础慢病之一。多项研究观察到,在合并糖尿病的肺癌患者中,服用二甲双胍对生存期具有积极影响。然而在非糖尿病肺癌患者中的临床试验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
帮助降低患雌激素阳性乳腺癌的风险
近日,生物谷的一篇文章指出,日前,发表在国际杂志《Annals of Oncology》上的两篇研究报告称,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二甲双胍或会影响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患乳腺癌的风险。
在一项针对44541名女性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从总体上来讲,2型糖尿病和个体患乳腺癌风险之间似乎并无关联。这或许是因为研究中大部分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在服用二甲双胍,而二甲双胍是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其作用或许能帮助降低机体患雌激素阳性(ER阳性)乳腺癌的风险。
联合靶向药延长EGFR突变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期
据“医世象”报道,近日,首个临床实验证实,二甲双胍联合靶向药一线治疗,可将携带EGFR突变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延长14个月。
该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可以作用于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抑制氧化磷酸化(OXPHOS)途径,进而抑制人类CD4+ T细胞和人源化小鼠模型中HIV-1病毒的复制。
这一发现表明,二甲双胍和其他减少T细胞代谢的药物一样,可作为治疗艾滋病的辅助疗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