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0.36][size=0.36]太行抗日巾帼女英雄郜文英【下,3763字】
[size=0.36]作者:许玉莲 2022.1.11
[size=0.36]1945年1月,太行八分区八路军主力部队发起对道清南路日伪军攻势,郜文英与战友们冲入敌群,又拼起刺刀,她不愧是巾帼女英雄,连劈带刺,刺倒几个敌人。用她的话讲:我狠狠与敌人较量一下吧!替太行山人民、我的亲人报了仇。那场战斗打死打伤敌人多名。
[size=0.36]那年秋天,武工队与敌人整整打了一夜,机关枪、**震天响,敌人的武器比武工队武器先进,我们武工队牺牲了好些战友。如果硬拼,我们会白白牺牲更多战友,大队长命令撤退。郜文英在这次战斗中由于没了子弹,又拼起了刺刀,她连刺几刀刺死了两个鬼子。撤向太行山途中,她骄傲的对我们讲:小鬼子用刺刀捅死了我两个弟弟,我也捅死了两个小鬼子,临走时我又一刀戳在一个鬼子的眼上,把眼睛给他捅出了个大窟窿,真解恨呀!她高兴的唱起山歌:我家住在太行山,山里美景数不完,春天百花开,秋天柿子甜,小溪流水哗啦啦,我到河边洗衣裳,情郎捂着我的双眼,哎呀呀,双双落在河里边,咿呀么一呀哎……队员们情不自禁同她一起唱起山歌来。
[size=0.36]郜文英与鬼子血战五年,在一次战斗中,她正与对面鬼子拼刺刀时,一名鬼子从后边刺过来,刺刀从脖子后捅向她的喉咙,把她的喉咙刺了一个大血口。从此,她再也不能唱山歌了,令她惋惜自己一副好歌喉,把声带刺坏了。每当提起此事,老人就伤心落泪,后悔自己太轻敌,落下一生的遗憾。
[size=0.36]在那血与火、生与死的战斗中,太行山生活条件十分艰苦,部队经常吃不上盐,当时她的腿肿得发亮,但轻伤从不下火线。那年冬天,武工队在石掌村与超出自己一倍的鬼子遭遇,与鬼子激烈交火后,队长见双方人员武器悬殊太大,只好下令向石掌村后山撤退。当时,郜文英正与两个鬼子相遇,她猛朝后一闪身,鬼子扑了空栽倒。她趁机抽出大刀劈伤一个鬼子,拔腿就朝山顶跑去,后边紧追不舍两个敌人。她不能恋战,当她刚爬到一半时,被两名鬼子追上,拖着她脚脖,又把她拖下去。从小生长在大山里的女英雄,岂能受如此大辱?她毫不畏惧,一脚蹬着鬼子头把鬼子蹬倒滚下山坡,另一个鬼子用刺刀狠狠刺在她的臀部,硬生生剜下一块儿拳头大的肉来。郜文英强忍剧痛,用枪狠狠砸在鬼子的头上,鬼子松开手,翻着白眼,一命呜呼。此刻一股鲜血直往外冒,女英雄一手抓着荆棘,一手紧捂伤口,趁机爬上山顶。她隐藏在一片乱坟岗的荒草丛中。这时夜幕已来临,四周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鲜血仍向外流淌,一条棉裤腿儿早已染红浸透,这时,她已经精疲力尽。连眼也无力睁开,心想:难道我这条命要丢到乱坟岗了!不行!我不能死,我要坚强的活下去,等打败小鬼子,我还要找回我那可怜的儿子小虎呢。此刻,她的意识开始昏迷起来,用最后一点力气撕下一大块儿棉絮,忍着剧痛塞进伤口里,不一会儿止住了血。
[size=0.36]这时,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又痛又冷又饿,一起向她袭来,大雪已覆盖着全身,郜文英心想:我堂堂一武工队队员、革命女战士,岂能向死神低头。她拼命坐起来,爬着朝石掌村后的后山爬去,雪地上留下一溜儿血印,去寻找她亲爱的部队和战友,一定要坚强的活下去,继续杀敌报仇,打败侵略者,保家卫国,革命到底。(笔者亲眼见过老人的三处伤口)后来那团破棉絮在老人身上永远钙化了,直到离世,永久留在她的身上。这件件血泪仇,我们要永远记在心上。
[size=0.36]1946年腊月底,武工队配合八路军作战,武工队单独依靠自己力量打敌人。当晚,部队冒着风雪来到塔掌村,那里有敌人一个据点还有十几座炮楼,据点有1000多名敌人。部队乘夜幕来到后,队长杨聚和见敌我力量悬殊,只能智取,不可强攻。他想出一个办法,如果能利用春节在即,被抓走的壮丁思乡心切,通过喊话把我军优待俘虏的政策让他们知道,肯定会有用的。当时,他与郜文英、徐明英三人冒着生命危险,来到离敌人很近的地方,开始对他们喊话:兄弟们,乡亲们,咱们都是被压迫的受苦人,我们知道你们是被迫抓来的,你们爹娘、妻子、儿女都十分想念你们,家里都准备年夜团聚吃年夜饭呢,盼望你们快回家过年,请放心,只要改过自新,放下武器,我们绝不计前嫌,为难大家的。由于郜文英当过几个村妇女主任,各个村的壮丁都认识她,经过她多次喊话后,这招儿果然起到了作用。接连喊了三天,此次战斗没用一枪一卒,还过了一个“丰收”年,(喊)回来一百多名壮丁,还带回一百多条枪,打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大仗、胜仗。
[size=0.36]后来,由于敌人损失较大,他们准备进行报复。武工队为了狠狠打击敌人,大年初一,武工队在杨惠和的指挥下,在敌人进山必经之路埋下数枚地雷。埋好地雷后,队员隐蔽在山顶丛林中,等待鬼子进入埋伏圈。果不出所料,在一阵阵巨响中,敌人被炸的粉身碎骨,伤亡过半。武工队乘夜幕,收获了许多枪支弹药,有力补充了部队缺少弹药的空缺,给以后杀敌打下了牢固基础。在回营地途中,男女队员喜笑颜开,一路放歌,扬眉吐气。
[size=0.36]敌人这次打败仗,怎能甘拜下风。当时战争十分残酷,恼羞成怒的敌人改变了战术,他们从另一条路上准备报复武工队。狡猾的敌人,先派出小股部队做诱饵,引诱我们武工队上钩。他们下大决心,准备完全彻底消灭这只太行山区武装力量。因我方不明真相,准备将敌人阻击在红沙岭一带,然后利用有利地形和善于山地作战的经验,想把敌人消灭掉。在双方激烈交上火后,紧跟在后面的大队敌人赶过来,把武工队两面夹击在中间,双方伤亡过半。由于敌我人员武器差距太大,我方队伍一边打一边突围,队伍被打散了,21岁的战友马五牺牲了,靳录惠被敌人抓住后活活烧死,我们的队员一个个倒下牺牲了。前面敌人高声喊叫:抓活的,别让他们跑掉。敌人上千人,从红沙岭一直到许河村后山,步步紧追着。为了防止被敌人活捉,抢走部队文件,郜文英只好将身上文件放嘴里嚼碎咽到肚里。
[size=0.36]敌人一直追到许河村北山爻村,为了不让敌人活捉,女英雄再次从一个悬崖顶跳了下去。可能是上天的眷顾,她跳下去以后直接挂点皮肉伤,没有大碍。
[size=0.36]我们的女英雄在抗日战争中、解放战争中。先后在山西和石沙河,解放博爱、修武、焦作等战斗过数百次。她作战机警勇敢,英勇善战,屡立战功,身负重伤三次(脖上、脚上、臀部),轻伤无数次,还学会制造各种石雷、挂雷、固定雷、真假雷、子母雷等,对侵略者进行沉重打击,并得到上级多次表扬。因当时战争年代残酷环境下,只能口头表扬。
[size=0.36]在战争年代,条件十分艰苦,女英雄身上留下的伤口经常发作,剧痛难忍,长期饿着肚子作战,又留下严重的胃痛病,打起仗来什么都忘了,一旦停下,常剧痛难以忍受,已无法医治。一个老中医建议她抽旱烟能缓解疼痛,从此,她便抽起了旱烟以减少痛苦,一直到去世。她塞进臀部止血的棉絮早已钙化,和血肉粘在一起,变成一团化石般的硬块儿。
[size=0.36]1949年,全国人民和太行山区人民共同迎来新中国成立,打败侵略者,消灭了盘踞在太行山上的几十股土匪、响马,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重建家园的幸福生活。郜文英已是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上级选她当上了农业互助组组长、许河村大队妇女大队长兼党支部副书记、党委委员等。她是一个对党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党员。是一名从不居功自傲、为人谦虚和善、大公无私的老战士,
[size=0.36]1961年,在党组织的亲切关怀下,帮她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唯一生存下来的儿子小虎。母子骨肉分离多年又团聚了,母子悲喜交加,儿子重新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文化大革命期间,母子从许河村搬迁到上白作村,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美满的美好生活。
[size=0.36]在党的正确英明领导下,人民过着吃穿不愁、温暖和谐的日子,从此再不受苦受难,祖国强大富强,不受外来侵略者的任意宰割。回忆往事,郜文英老人感慨万分的说:可惜,我牺牲的战友们和太行山区的亲人们,没能看到新中国的解放、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幸福生活。讲到此时,老人泪如雨下,为了表达对牺牲战友们的深切怀念。她作为一位老党员,武工队老战士,利用有生之年,为了教育后代人永远记住过去的国仇家恨,特意把战斗历史故事讲给下一代,教育他们永远爱国,紧跟党走,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一切力量。同时,为了感谢人民子弟兵,他们是人民的主力军,保卫国家安全的最有力保障,拥军工作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因此,老人每年每次去部队看望刚入伍的新兵时,都送去慰问品,给他们讲抗日救国战斗故事。这就是太行山区一名敢冲入敌群与侵略者多次拼搏制刀的抗日女英雄的情怀!一名中国普通妇女,一名抗日武工队女战士,一个太行儿女,一个党员,她对祖国做出了一生的贡献。
[size=0.36]我们焦作地区人杰地灵,风景如画,南有汹涌波涛的黄河母亲河,北有巍巍太行山,这是自古英雄辈出的地方。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义,他面对群敌宁死不屈,勇跳万丈悬崖。我们的抗日女英雄郜文英,面对敌人,曾两次跳下悬崖——寨豁后山悬崖、北爻村悬崖,当了五年武工队战士,多次和战友并肩战斗,与鬼子拼刺刀,彰显了太行儿女英雄本色。郜文英是现代的花木兰、巾帼女英雄,为祖国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size=0.36]抗日女英雄在党和政府关怀下幸福美满,儿孙绕膝,都十分孝敬。她于2017年农历10月26日走完了她不平凡的一生,坎坷的一生,传奇的一生。她一生历尽磨难,为抗日救国奉献了青春,我们永远怀念她,学习她,爱国精神代代传下去,我们的抗日女英雄永垂不朽!
[size=0.36]编后语
[size=0.36]我满含泪水写完了老人生平文章。我认识她几十年了,但她从来没对我讲过曾扛枪杀敌的故事,参加战斗200余次。有一次我正和她说话,别人告诉我她的故事才知道的。多年来我常去看她,听她讲抗日打仗故事。老人对我和蔼可亲,我很早父母双亡,视她为亲人,叫她娘,她除了给我讲打仗故事,还每年留给我又大又甜的白石榴。
[size=0.36]2016年3月,我和记者去她家,我哥对我说:玉莲妹,以后别来了,她年纪已大,你们走后,她整夜不睡觉,一直沉浸在战斗岁月中,怕伤她的身体。从此我有千般想念,但为了她的娘的身体,一别四年。
[size=0.36]2016年3月10日,我们分开,老人2017年10月26日去世,等我听说后,老人已走了四年。听说后,我急忙前去看望我的老哥哥。一路上,我强忍泪水,为了纪念抗日巾帼女英雄郜文英我的“娘”,用我有限的文化表达对老人的深切怀念,编辑老人生前常对我讲过的抗日爱国故事。我满含热泪写完了这篇纪念抗日救国女英雄的郜文英老前辈浴血太行的感人事迹,以表达对她的追思。老人是战斗英雄,焦作人民学习的榜样,焦作人民的骄傲,我们永远怀念这位巾帼抗日女英雄!
[size=0.36]作者:许玉莲 整编:何森
[size=0.36]讲述人:郜文英、毋河顺(老人的儿子)
[size=0.36]主要资料提供:毋河顺(老人的儿子)、毋海雷(老人的孙子)
[size=0.36]感谢焦作市中站区赵河村村委会、麦秸河村村民大力支持!
[size=0.36]电话:13569149914
[size=0.36]2022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