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经典 摹古探微”——然清轩工笔重彩研摹作品展 诚邀您拔冗莅临!
前 言
中国书画自古就有“传移摹写”的传统,南齐书画理论家谢赫在其著作《古画品录》一书中提出“六法”作为中国古代绘画品评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其中一点即“传移摹写”,是指绘画的临摹与复制。古代画史上也有专门的临摹名家,“临摹”前代名家画作一直是学习传统绘画的手段之一,这对于一个画家来讲是相当重要的一种必备功夫,同时也作为流传作品的主要手段。
然清轩重彩艺术工作室自2009年创办至今,面向广大的工笔画爱好者,始终秉承“以古为师,习古承今”的学画宗旨,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大众审美意识以及对中国传统绘画正确的认知。在教学中理论结合实践,重视早期经典绘画作品的临摹学习,把宋画技法、传统壁画材料与表现作为学画起步的重要内容,与古人对话,循理求真;与经典对话,明道之高低。近代国画大家张大千先生、于非闇先生就是师古摹古的典范,他们在大量的临摹中找到了各自艺术表达的语言形式,他们的艺术成就对近现工笔画起到了兴亡续绝的作用。黄宾虹先生曾提出“画不师古未有能成家者”,目的是“抚躬自问,返本而求,自体貌已达精神,由理法以期于笔墨。”对宋画临摹,从勾线到设色,了解宋人“五日一石,十日一水,一笔不苟”的绘画精神与审美意趣;对传统壁画的摹制,用心体悟古人非凡的智慧,了解传统壁画造型与色彩表现独有的魅力。但临摹不是一味模仿,应该是师古人之心,而不是师古人之迹,以自己的理解与表达去感悟古人的绘画思想与精神气度,从而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摹古,是一笔一画对古代优秀艺术作品的研习与体会。本次共展出学员临摹作品六十余幅,均为历经多日揣摩、不懈追求技法与格调的倾心之作;同时也是对传统绘画学习的一次探微,追本溯源,是向传统与经典的回望与敬意。参展作者来自不同工作岗位,大多是从零起步,他们有着对绘画的挚爱,在繁忙的工作与琐碎的家务之余,放下疲惫,避开喧嚣,在心中修篱种菊;他们怀揣敬畏,潜心研习,用画笔触摸每一根线条,用心点染每一个细节,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努力奔赴着这一场热爱。
致敬经典,让临摹成为我们学习传统绘画的一个高起点,是我们对中国传统绘画该有的态度。只 有在温故而知新的过程中不断揣摩与审视自我,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攀登更高的山峰。
( 文 / 张玲丽 )
参展学员 (以拼音排序)
常彦玲 陈 岩 戴功合 丁田源 巩晓玲 郭佳宁 韩艳芬 刘艳丽 刘豫豪 马静静 聂 珍 秦 昱 闕志強 王国瑛 汪利霞 王 茜 万文利 王银萍 谢香娣 许柏林 贠 琦 张广勤 张雅文 朱丽霞
展览时间:2022年8月15日-9月8日
开 幕 式:2022年8月15日(周一)上午10:00
展出地点:焦作市文化馆三楼“品”艺术画廊
承办单位:然清轩重彩艺术工作室
学术支持:焦作市美术家协会 焦作市书画院 焦作市工笔画研究会
协办单位:河南海王银河医药有限公司焦作分公司 焦作市炎林江新材料有限公司
参展作品选登
导师作品
张玲丽 《永乐宫三清殿东壁西王母造像》 230cm×110cm
学员作品选登
王茜 《敦煌壁画局部》 45cm×30cm 马静静 《法海寺壁画执花侍女局部》 45cm×30cm
贠琦 《克孜尔壁画局部》 45cm×30cm 巩晓玲 绢本临摹 《吉祥多子图》 24cm×25.8cm
汪利霞 绢本临摹 《千里江山图局部》 29cm×87cm 阙志强 绢本临摹 《瓦雀栖枝图》 26cm×27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