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即将结束集中隔离重返岗位前夕,医院营造了浓厚的“树英雄人物,立学习榜样”氛围,掀起了一股学习援鄂英雄的热潮。
医院发展,文化先行。近年来,河南理工大一附院 焦作市二医院持续开展人文医院建设,2020年第一季度我院召开“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在全院范围开展“好创意、好形象、好声音”的三好活动,进一步推进了医院人文建设。
在2020年初这一场突如其来、形势严峻的疫情阻击战中,无数“逆行者”将生死置之度外,拼尽全力去奔赴一场使命,他们用行动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但总有人用平凡成就伟大,我院六名普通的医护工作者,危难时刻主动请缨加入援鄂医疗队,赶赴武汉,逆行出征。他们在武汉的抗疫中不惧艰险、不辞辛苦,从病魔的手中挽救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为打赢疫情阻击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动人的英雄赞歌。
作为“三好”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树立“好形象”是希望通过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人,一个好的榜样,就是最好的宣传。就在我院援鄂英雄们集中隔离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在全院范围内广泛开展向榜样学习的活动。因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需要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必须要有先锋,他们不仅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面旗帜。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带动许多人,最终,这些众多良好的个体形象汇聚一起构成了医院的整体形象,铸就了医院发展的根基和前行的动力。
医院营造了浓厚的“树英雄人物,立学习榜样”氛围
医院营造了浓厚的“树英雄人物,立学习榜样”氛围
医院营造了浓厚的“树英雄人物,立学习榜样”氛围
白衣执甲慷慨赴荆楚
江城,远于千里;庚子年,新冠阴霾锁城。举国上下,心系江城之疫。时有怀川之地,牛角之谓,执牛耳者甚众。
号令一出,响者云集。一十六名抗疫英雄,代表焦作驰援江城。身披坚执锐,所向无惧;着白衣执甲,视死如归。临大疫,心静如止水;面患者,情暖似春风。消毒之水裂双手,口罩之带勒面痕。寝食常忘,医患之心谨记;身心疲惫,战“疫”之志弥坚。闲暇回望:父母想儿依门楣,夫君盼妻看雁回,更有娇儿思爹娘,夜对视屏把泪垂。涕泪满面,六亲之情难忘;疫情肆虐,斗士之意再燃。三江同源,千里同心。50余天,带着377万焦作人民的深情厚谊,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与武汉人民并肩战斗,展示焦作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在荆楚大地彰显医者仁心和焦作儿女的家国情怀,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无畏出征时,病毒来袭,疫情蔓延 。平安归来时,春暖花开,山河无恙 。英雄归来,满城礼赞;春风十里,只为迎你。时有歌云:冬去春来日渐长,一袭白衣披斜阳。只身抗疫去江城,永铸丰碑量太行。春暖花开焦傲归故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医护人员纷纷请战。2月1日,我院王建峰、郝龙辉、郭亚茹、殷仰仰、云佳敏、周娜娜6人加入我市首支援鄂应急医疗队。2月2日上午,驰援新冠肺炎疫情高发区湖北省武汉市。他们不怕牺牲、连续奋战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3月25日,焦作援鄂医疗队接管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C7东病区封区清零。焦作援鄂医疗队医疗组参与救治70名确诊患者,主管8名危重患者,治愈出院57人,抢救危重症患者4人,科内会诊40余次,全院会诊、多学科会诊10余次。护理组编入护理团队,照护病区70名危重症患者,护理累计工作时长1700小时,采血注射637次,心电监护4410小时,呼吸康复188次,心理干预46次,圆满完成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的救治任务。 他们并非钢铁之躯,并非感染的绝缘体。在与新冠肺炎病毒面对面较量的53天里,他们舍小家为大家,逆行在防疫“重中之重”的主战场;他们用血肉之躯与病魔搏斗,换来今日疫情形势向好的大局,成为当之无愧的战“疫”英雄,成为怀川百姓的骄傲,成为万千医者的自豪。
|
-
1.jpg
(96.24 KB, 下载次数: 1)
-
2.jpg
(130.2 KB, 下载次数: 1)
-
3.jpg
(86.84 KB, 下载次数: 2)
-
4.jpg
(83.49 KB, 下载次数: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