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价值的不多了 |
此作者就像现在的新媒体写手!胡编乱造,车马店砂锅就是学习武陟砂锅,原来在三门河待王桥东边,现在搬到待王火车站附近了!它就像大街上你随便在那里看见的小饭店,没有什么特色。本文作者是不是自行车爱好者,十年前骑友晚上去过这个饭店。像这样的店有点历史的村庄都会有的 |
好东西都拆完了吧,遗迹不多 |
西待王附近据说有个闯王藏宝洞,可以开发下![]() |
瞎鸡蛋糊弄,劳民伤财,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
现在每个地方为了发展旅游都要挖掘历史古迹和往名人身上靠,而不顾历史事实及所处的地理环境。箪食壶浆出自《孟子·梁惠王下》的典故,怎么能和武王伐纣联系上,再说再说武王伐纣时待王这个地方还是黄泛区,根本没有人烟,直至秦汉以后,黄河向南改道,才有人在这个地方居住。 |
作为一个待王人,有点看不下去了。如果这文章真出自《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之手,那素质可是有待提升了。 1、关于“焦作东大门”可能是作者自己臆想出来的一个词儿,当地人从来没有这样的说法,因为焦作建市就没多少年,以前还归着修武县管呐,从没有哪个待王人觉得这儿是焦作的东大门。 2、关于武王赐名那段儿当然是演绎,但要演绎也得靠点谱,不能信口胡来,还“正合朕意”,“朕”是从秦始皇才开始用作皇帝专有代称,你让周武王这样说是不是不太合适了? 3、关于你说的那个“建于清朝雍正年间的关帝庙”,庙址在现在的待王小学,文革的时候已被革命小将消灭了,现已片瓦不存。焦作七中对面的那个拙劣假冒品是近年来新建的,完全没有文物价值,建议注明。 4、全篇总在有意无意的说什么“待王贡酒”。在此郑重声明:待王根本就么有酒厂,也从来没有过什么“贡酒”,更不存在什么历代进奉,不信去查地方志。做广告的信口胡说不会有人当真,媒体记者这么写不合适。 最后,历史文化当然要保护,但不能信口雌黄无中生有。待王确实是个三千年古镇,但几千年兴废,并没有留下来什么,特别是革命小将们斗争的时候,把最后的四旧都扫进了垃圾堆。这固然遗憾,却是事实。 最后的最后,如果那个“武王伐纣文化园的规划”真的存在,你作为记者,应该好好呼吁一下停掉这种劳民伤财的工程,真占了那么大片地方,最后无非是给大爷大妈提供一个广场舞场所而已,不可能拉动什么旅游的,现在游客们都不傻,都会上网,不会轻易上当的。探寻真相、兴利除弊才是你们记者该做的,而不是做什么软广告。 |
箪食壶浆原来出自焦作,厉害了 |
挖掘和保护好这些历史和文化,已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