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烈立碑奠基仪式在焦作市麻地沟村举行!

查看数: 2100 | 评论数: 8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9-10-20 20:49

正文摘要:

中国国民革命军第40军106师635团抗日英烈立碑奠基仪式在焦作市麻地沟村举行!2019-10-20 20:48:15 中国国民革命军第40军106师635团抗日英烈纪念碑暨李德良英烈迁灵揭碑仪式在焦作市麻地沟村隆重举行! 王大娘连 ...

回复

小李飞刀 发表于 2019-10-23 18:53
-汉家儿郎- 发表于 2019-10-23 12:07
英烈之气万古长存
happy2100 发表于 2019-10-22 22:04
向英雄致敬
小李飞刀 发表于 2019-10-22 17:16
焦作好人许玉莲事迹!

    许玉莲,女,65岁,家住焦作市解放区军民街廉租房,单身家庭,八路后代,叔父是老八路、残疾军人。十几年来曾多次被媒体报道,中国报道网、百度、优酷都报道过。本人身患几种疾病,与病魔顽强抗争至今。
    我从小受家庭影响和良好的正能量教育长大,在万恶的旧社会被夺走几十口亲人的性命,民国32年,土匪头连骡带领上百人包围了位于深山区——盘地村的娘家,绑票走俩舅舅,索要财产。家中财产被抢光,打死饿死亲人几十口。母亲兄妹7人,6人被卖,大哥被土匪绑票下入水窖,赎回后一家三口全部饿死。另一个舅舅当时才3岁,至今无下落。是毛主席和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救了她,才有我们后代人。在母亲家讲苦难史,教育后代永远跟党走,感恩党和社会。所以在这样的环境教育影响下成长的我,对党和政府怀有一颗感恩之心,从小乐于助人、乐于无私奉献精神。
    从2004年至今从事爱心奉献捐助15载,我在太行山区十几个自然村落留下送温暖献爱心的脚印。我专门为保卫祖国捐躯的英烈后代人、贫困户、抗日游击队战士、老八路献爱心!大到电视机、接水管、架电线,小到被褥、生活用品无数,还为八路军老战士申请优抚待遇。寻找到失散70年的老首长,让他们见了最后一面,圆了他们的思念之梦!八路军战士王凤树是太行四分区46团团长的警卫班长,曾参加过无数战斗,后与首长李达久分别70余载。李达久上校军衔,曾任八路军独立营营长、沁博大队长、46团团长兼政委、华北独立7旅旅长、安阳军分区司令员、解放军第六炮校校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第22师师长、炮兵32师副师长、师长、济南军区炮兵参谋长,被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大校、济南军区炮兵党委常委等,焦作党史、焦作博爱革命史均有记载。
    当我历尽艰辛为老八路找到首长后,带他到泰安干休所见到了相互牵挂70年的老首长。当两位老人紧握双手,王凤树泣不成声,圆了他的思念梦想,是我一生中最高兴的时刻。两位老人紧紧抱在一起约一个小时舍不得分开,我早已是热泪盈眶。后来两位老人同一年去世,我为老八路披麻戴孝,以亲女儿的礼节送老人到坟墓。回想当年,老八路几天不见我就十分想念,坐到大门口石辗上眼巴巴看着我常走的路口念叨:莲,该来了!这一树枣可甜了,谁也不能摘,我专门给我的莲准备的。回想往事,我心很痛,我至今很想我的八路老叔,我对他尽的孝远远不够。
    几年来,我和李建国以及河南省抗日老兵协会帮三个抗日老英雄申请到爱心捐助款每月600元,在公益活动中我还找到了一个焦博地下党遗址。
    2015年1月10日,我女儿出资,我带领革命军区的军烈属后代、老党员、残疾人约几十人来到北京天安门、故宫、毛主席纪念堂、颐和园、军事博物馆等参观游览,当几位老人见到主席遗体后失声痛哭。大家每天每顿饭十几个菜,上车时我找来舞蹈队给每人戴上大红花欢送他们。我们还在天安门留影,由国家一级导游讲解,焦作日报记者随团。这也是我一生中办的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圆了革命老区百姓一生都没走出大山盼望到首都见毛主席的梦想!山区老人说:莲比我们的亲女儿还好。但我觉得相差太远。
    从2004年起,我找到了深山区独居老人葛全英家,她在20多岁的时候,丈夫就因公去世了,家庭十分贫困,带几个孩子寡居,孩子们一个精神病一个患重病一个残疾(夫妇俩均为残疾),虽然她有儿女,但孩子们都无法照顾她。
    多年来,我步行在深山中,历尽艰难,风雨无阻,风雪天,别人都在家里暖和,我惦记深山中的老人,天气越恶劣我越不放心,步行来回十几里到老人家中送去各种生活必须用品。有一次是大年廿九,风雪交加,看见外面大雪封门,我匆匆带上物品一步一踩来到深山。半路上遇见一个痴呆汉子,他见我一人行路,就上前去卡我的脖子。我急中生智,指着大包说:兄弟快吃根火腿肠吧!他才松开我,我赶紧跑开。
    由于我做公益做得出色,有点儿名气,上报纸电视遭人嫉妒,某前任领导下令:谁敢和许玉莲上山作伴,就抹去她的低保资格、撵出廉租房。吓得居民们谁也不敢与我为伍。该领导还教唆一个持有精神残疾的恶棍打骂我,并扬言:打死你也无妨,不偿命。
    十几年来,我所受的欺负诬陷、甘苦一言难尽。因为我是个单身老人,无儿子、无权,更无背景,无人为我撑腰做主。一个人做点儿好事很难,但我一直在坚持,因为我要听母亲的话,实现我的诺言,永远不忘老前辈,不忘无数牺牲的先烈,永远跟党走。
    2004年秋天,我表弟骑摩托带我上山,半途表弟停车,指着一座山的山脚下的红土说:这座山叫南寺岭,这片儿土地是早些年40军几百将士在山上与鬼子作战一天一夜全部阵亡的地方,他们被多几倍兵力的鬼子打的全部牺牲,血染红了这个山脚,至今这座山仍然是红色的。
    听了他的话,我心好痛,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把这个故事牢记在内心深处。十几年来,每次到山中,我就打听此次战役,询问烈士埋在何处,活着的时候住在哪个村庄。遍访了十几个自然村的老人及后代,才知道这个抗日战役是有目共睹的,他们还参与上山抬英烈遗体。英烈墓地是身患癌症的老人卢立峰找到的,他还为我提供了大量的有价值的真实资料。我和老人上山找战壕,当时下着大雪,我是一个急性子,我和老人冒着大雪在一人高的荒草荆棘丛中走了4个多小时,才走完十分之一的战壕。当老人给我提供完大量资料后骤然去世,我是多么悲伤,老人下葬时没人告诉我,后来我带着钱和祭品来到老人家已是人去屋空了。我好伤心,在他的院中深深鞠了三个躬,至今我仍记着老人的音容笑貌。
    十几年来我四处奔走呼号,为英烈找证据历尽艰辛。查资料、找烈士的籍贯,写信到南京国军档案局求助资料。实在无路可走,就写了一封24页的如泣如诉的信给焦作市委书记王小平,得到王小平书记关注回复,可是下边有些人不作为,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对我不予理睬。但是我得到了焦作广播电视台记者陶红彦、张秋芬、自媒体小李飞刀的大力支持,得到了焦作市委宣传部、焦作文物局、焦作文化局的支持,得到了沁阳市文化局副局长、常平阻击战研究专家李建国的支持。
    现在我自己筹资一万余元为英烈立碑纪念,让焦作人民永远记住他们在国共合作时期,与八路军、刘邓大军的129师并肩作战,为保卫冀晋豫革命根据地与日寇血战牺牲在太行山上。我们后代人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来为他们立碑树传,纪念他们,学习他们爱国抗敌的精神,永远爱党,永远爱社会主义,永远跟以习近平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前进。
    下一步我努力为英烈重修陵园,虽然我双腿已累病,但我要战胜一切困难干下去。我患有高血压、脑梗塞、双膝关节骨刺增生、髌骨软化等病,但我还是时不常从医院跑出来,来到深山查询资料。在这多年调查中走访的18位见证人中,已经去世了8个人。这18个见证人是:王来合(耳聋)、李春景、张继安(去世)、王凤树(去世)、王庆梅(去世)、葛全英(去世)、卢立峰(去世)、赵良周(去世)、赵成贵(去世)、卢小军(离家出走)、卢秀现(糊涂、耳聋)、王庆珠(八路后代)、王凤保(96岁)、王随国、王老师(龙洞学校)、连启柏、赵来运、连文富(去世)!
   
                                                  许玉莲  2019.9.13  手机:13569149914  














蓝雪123 发表于 2019-10-21 18:01
致敬英雄革命先辈
小李飞刀 发表于 2019-10-21 10:21
西北军庞炳勋部组成的第40军
该军前身是西北军中国民军一部。1927年,国民军庞炳勋部改编为第2集团军第20军。1930年5月,中原大战时,被编为反蒋联军的第3路军,庞炳勋任总指挥。1930年秋,中原大战结束后,该部被蒋介石收编扩编为陆军第40军,庞炳勋任军长,马法五任副军长。下辖第39师,庞炳勋兼任师长。该军组建后,先后参加了1933年的长城和冀东的抗日作战,以及镇压冯玉祥在察北建立的抗日同盟军等军事行动。1934年10月,该军被编为西北“剿匪”军第2预备队,对撤出鄂豫皖苏区转入长征的红25军,进行了多次的围追堵截作战。1937年8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该军新增骑兵第14旅,张占魁任旅长。隶属第1集团军,由运城开赴津浦前线,参加了津浦路北线段沿线的防御作战,担任正面防务,当时番号第三兵团。1938年1月,该军参加了徐州会战。在此次会战中,该军在鲁南地区死守临沂,阻止了日军东路军南下,为国民党军夺取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1939年1月,国民党军进行整编,将第43军与第40军合并组成新的第40军,原第43军下辖第106师改隶第40军建制。此次整编后,该军隶属冀察战区。庞炳勋任军长,马法五、沈克任副军长,下辖:第39师,刘世荣任师长;第106师,马法五兼任师长;骑兵第14旅,张占魁任旅长。同年12月,该军参加了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后不久,在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中,该军奉命参加了阎锡山发动的反共“晋西事变”的作战行动。1941年,该军改隶第24集团军,同时将原辖骑兵第14旅改隶胡宗南的第34集团军,1942年5月,庞炳勋升任冀察战区副总司令和第24集团军总司令后,由马法五继任军长,刘世荣、李振清任副军长,同时,将原战区下辖的独立第46旅调归该军建制。此时,该军下辖:第39师,李运通任师长;第106师,李振清任师长;独立第46旅,司元恺任旅长。1943年,该军将原辖独立第46旅扩编为新编第40师。同年5月,庞炳勋和该军第106师师长李震汾率部叛投日军,军长马法五率该军一部避开日军主力安全转移。战后,经收容残部及整理后恢复第40军建制,由马法五升任冀察战区副司令兼军长。1944年4月,该军参加了河南会战取得优异战绩,在豫中灵宝战役对阻止日军进入潼关和关中作出贡献,106师长李振清、39师长司元恺受到嘉奖,此战也受到毛主席称赞。
1945年10月,该军奉命进攻冀鲁豫和冀南解放区,在邯郸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歼灭,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军长马法武被俘。此次战役后,国民党重建第40军,由原副军长李振清代理军长,重建的第40军将原辖新编第40师番号取消。
1946年,国民党对军队进行整编,第40军改编为整编第40师,原军长李振清改任师长,原辖第39、第106师依次改编为整编第39旅,司元恺任旅长;整编第106旅,韩凤仪任旅长。此次整编后,该军隶属整编第26军。1947年3月,该军改隶第12绥靖区后,奉命参加了豫北战役。在此次战役中,该军一部遭到人民解放军围歼。此后,由豫北增援鲁西南,被刘伯承、邓小平评价是敌军十七个旅中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同年6月至9月,该军在参加鲁西南战役后,又对挺进中原的人民解放军部队,进行了鲁西南至大别山的追击和堵机截作战。其中,在大别山区作战的高山铺战役中,与刘邓两个纵队激战二十九小时,该整编师师部及所辖第106旅全部和第39旅1个团被人民解放军歼灭。战后,该整编师在河南安阳、新乡,经过休整补充后重建第39旅和第106旅。同时,另建第43、第264师,隶属第40军指挥,守备安新地区。
1948年9月,整编第40师恢复第40军番号,隶属第12绥靖区。原师长李振清改任军长,原辖部队统一整编为:第3师,师长(姓名不详);第106师,赵天兴任师长;第264师。师长(姓名不详)。同年10月,该军部率第106师参加郑州战役。11月初,该军第39师奉命由安阳开赴徐州参战,编入李弥第13兵团。在淮海战役第三阶段,该军第39师扩编为第115军后,被人民解放军全歼于陈官庄地区。1949年4月,该军参加安新战役后第43师在安阳地区被人民解放军全歼,军部率第106、第264师在新乡地区放下武器,接受人民解放军的改编。

小李飞刀 发表于 2019-10-21 10:17
日军眼中的庞炳勋的第40军

知兵堂深度军事
发布时间:18-04-2708:11




日军眼中的庞炳勋的第40军

经“重探抗战史”公众号授权转载

摘要:说起抗战时期的杂牌军,原来属于西北军系统的庞炳勋的第40军就不能不提。40军由于在临沂保卫战中的出色表现而更为人知,那么在日军眼里,是如何评价这?部队的呢?


图1:庞炳勋将军

如果要说起抗战时期的杂牌军,那么有支部队就不得不提,那就是庞炳勋的第40军。

首先简单介绍下第40军。这支部队原为1931年山西的第二集团军一部编成,后又称第三军团。抗战爆发时说是一个军团,实际上只辖第40军,而第40军下辖的只有第39师一个师,再加一个补充团,也就是说,名义上是一个军团,实际兵力只有1个师又1个团。

1937年9月由庞炳勋将军担任第二军团长兼40军军长。马法五任独苗师第39师师长,李振清任补充团团长。

临沂血战后,40军调后方整训。也许军委会考虑到40军作战表现优异,庞炳勋抗战有功,便将原属于东北军,西安事变时投靠中央系的第106师(师长沈克)划归第40军。这下,40军下面终于不再只有一个独苗39师了,总算有了两个师。

庞炳勋和第40军因临沂保卫战而被后人所熟知,但大多数人不知道,40军与日军第一次作战并不是在临沂,而是在津浦线北段的河北沧州附近,时间为1937年9月底。这次阻击战,40军面对的是日军第10师团。在日军第10师团一部的战斗详报中这样评价40军的:

“该部(40军)的素质与战法和之前交战的37师(29军冯治安师)相比逊色,但同样在固守阵地时显得极其顽强...在(日军)攻势停顿或稍作整理时,(40军)便会用敢死队进行反复的逆袭,进行白刃战企图夺回阵地。”

沧州阻击战之后,40军经补充休整后驻防临沂。这一次与日军第5师团作战,40军同样表现相当顽强,日军21联队称40军“抗战意识特别强烈。”在日军第11联队对攻击临沂时描述中,是这样写的“(40军官兵)面对攻击进行着殊死的抵抗,(日军)接近时猛烈的投掷**进行战斗。”

40军官兵也正是靠着“特别强烈的抗战意识”,和殊死的**近战,赢得了临沂保卫战的胜利。庞炳勋也因此战荣获青天白日勋章,师长刘世荣获四等宝鼎勋章。


图2:40军的战报

40军徐州会战后派往山西晋南陵川一带建立根据地,扎根在敌后,日军36师团224联队第一次与40军交手就印象深刻:“敌军40军第39师由于是和我军(日军36师团)头一次交战,我们对敌军的实际战斗力无法判断。但是实际作战中,敌军抵抗极为顽强,如果没有我军最后的突击,敌军是不会后退。在村南200高地及南大掌西南侧高地的战斗,敌军有时会高声呐喊,发起反攻。从实际战斗状况上来说,敌军的素质和训练是非常良好的,是一支不可轻侮的部队。”

从此,庞炳勋的第40军开始在晋西南林县一带开创出一片游击区。


图3:日军战史上的照片

历史有时候恰恰就是由许多巧合构成,40军在敌后两次辉煌的战果都是在36师团223联队第3大队手上取得的。先是39师在1939年冬季攻势中,重创第3大队,击毙大队长川原美代史少佐以及第9,11,12三个中队中队长以下48人。而后106师李振清率部又在1942年的火烧庄战斗(日军称则界村战斗)中重创日军223联队一部,益子挺进队的基干益子中队(该联队第9中队)两名小队长均战死,该联队长高木正实大佐重伤离任。223联队老兵武石孝一郎回忆录中写道: “这场战斗(则界村)是昭和十四年(1939)十二月河头村以来最大的恶战,激战,苦战。这次战斗得到的教训极大,作为一个下士官,参加过无数战斗,但都没有超出这次战斗规模。”


图4:日军战史上的照片

直到1943年春季扫荡,40军损失严重,24集团军司令部被冲散,部队陷入混乱。而后集团军司令庞炳勋被俘投日。40军军长马法五,106师师长李振强清率残部突围南渡黄河。但即使这次失败,日军战报中也记录着40军官兵的顽强:“27军和40军其部抵抗意外的异常顽强,我军只有依靠不分昼夜的多次突击,才能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夺取其阵地,。但是其部队依然不能实行果敢的突击,存在依靠射击的倾向。”

1943年后,40军在1944年的灵宝会战,1945年的老河口会战中均有优异表现,被战区司令长官通报表彰。

最后结尾说说40军在1943年后的情况,很多人会以日方华北治安战中记录的庞炳勋被俘后号召旧部官兵和民众停战,后归顺投降日军者达7.4万余人。而实际庞炳勋由于集团军司令部被打散,而后只身被俘。40军主力在军长马法五和106师师长李振清率领下突破日军重围回到第一战区。根据40军在1943年太行作战战斗详报记录,在1943年的这次太行作战中战死2927人,战伤3554人,失踪4241人。也不知道哪里来的7.4万人投降?而汪伪政权下成立的伪40军和27军只有番号,没有部队,后来才勉强将被俘的士兵编为一个独立师。







fdb2378 发表于 2019-10-21 10:03
抗日先烈忠魂永驻,太行儿女深情缅怀!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我要提意见!
© 2022-2023 焦作信息港山阳论坛 版权所有  豫ICP备19003319号-5 豫公网安备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13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