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商隐墓有三处,一是位于博爱县许良镇江陵堡村西北地,墓前立墓碑上写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李商隐墓,因全国第四届李商隐研讨会在博爱县举办,在原址上扩建。现墓冢区四周青石垒墙,呈圆形,直径八米,四周铺青砖。前树墓碑,碑首雕作盘龙,碑身正面正中篆书“李商隐之墓”,碑阴上部刻李商隐生平简介,为中国李商隐研究会第三届会长刘学锴撰写,第四届中国李商隐研究会会长董乃斌为博爱县题写了“李商隐故里”匾额
二是位于沁阳市区东1.5公里沁河南岸的覃怀办事处庙后村南。墓园东西宽76米,南北进深242米,总面积1.84万平方米。
三是位于荥阳的李商隐墓,没有成形的墓园,荒冢距离位于苜蓿湾村南200米左右的农田里。据荥阳政府网站的介绍,墓冢高约4.2米,东西长约10.4米,南北宽约10.6米。没有墓碑,荒冢上遍布枯木和野草。现为郑州市和荥阳市的文物保护单位。
三地中博爱由于1996年6月30日至7月3日在李商隐墓址、祖籍及祖茔论证会河南省博爱县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认定:李商隐祖茔在丹河东岸的博爱县许良镇江陵堡村西北隅,李商隐祖籍在博爱县。并认为根据现有文献资料,李商隐墓址与其祖茔同在一处,同时建议,从历史文献与实地考察两方面,对此做进一步的充实。为李商隐墓的认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而沁阳1998年,河南省社科院与沁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李商隐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90多人参加了会议,对李商隐的祖籍、祖茔、故里、墓地、后裔以及李商隐的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社会影响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并对李商隐的祖籍、祖茔、墓地均在沁阳这一史实达成共识。2001年,李商隐研究会、河南社科院、沁阳市人民政府在沁阳隆重举行“李商隐与中晚唐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的48名专家学者云集诗人故里,围绕李商隐的生平,创作成就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中晚唐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潮诸问题、唐代文学同中原文化的关系、海内外李商隐与唐代文学研究的情况,介绍与交流等议题深入讨论、各抒己见、真诚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地中只有荥阳相对历史资料最少,但我们现在到荥阳李商隐墓看看,在这里建立了李商隐公园, 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以李商隐墓地为依托,以中国传统园林特色为基调,以李商隐诗歌文化为背景,十步一景,景中含诗,青鸟苑、灵犀广场、蜡烛广场、晚晴园、霜月亭、双飞亭、秋池湖等体现了荥阳的人文历史特色。
而我们焦作的这两地,仅仅只是在论证,我们到实地看看可以说破烂不堪,难以入眼,这些文化宝藏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利用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