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各位老铁 请记住下面这些时间 今年的“三伏天”时间表 7月17日交“初伏”, 7月27日交“中伏”, 8月16日入“末伏”, 8月26日“出伏”。 最容易生病的40天 伏天里,暗藏杀机啊 伏 是避暑之意 分为初伏、中伏、末伏 叫三伏 三伏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 毫不夸张地说: 入伏后,冬病夏治! 扭伏转身体的颓势就看此几周了! 三天“暑邪”盛行 一不留神就落下病 而今天要讲的是 伏天最重要的冷与热 冰与火对于人体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先 你要明白伏天是“防暑还是防寒” 告诉你: 室外工作的人要防暑 但现在大多数人更要防寒 三伏天 命是空调给的 病也是空调给的啊…… 各位,仔细听来: 伏天开始人体阳气 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 血管处于扩张状态 腠理开泄,一旦着凉 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 这个道理,深奥吗? 所以 必须要——防寒! “冬病都是夏天积累的” “冬病夏治,事半功倍!” 人们在夏季多喜食冷饮,爱吹空调 这些过度贪凉的行为 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 很多病都是由于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 或过于贪凉外邪入侵所致 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 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 所以 有两点必须——戒了! 1.受凉,如洗冷水澡、趟凉水、长时间温度过低的吹空调等; 2.从饮食中来,主要是过度进食冰凉的食物,如大量吃冷饮、冰镇水果等。 记住“病从口入” 千万别“贪嘴”哦! 上面讲了 第一个关键点——凉! 伏天到底什么最可怕呢? 暑邪 “三伏”只是一个听起来好听的名字 三伏天的真正意义是:“邪!” 叫“三邪天”,会不会吓死你? 而三伏天所携带的“邪”, 就是“六邪”中的:暑邪! 首先,为什么暑邪作祟 过不好伏天会留下病根呢? 入伏后,高温、高热、高湿的 “桑拿天”将会频繁出现 热浪袭人,酷暑难耐 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 比如中暑、心血管疾病、心衰等 三伏天本身很炎热 外加我们身体出汗多,消耗大 很容易出现疲劳、消化功能减退的情况 如果不通过膳食进行调整,吃的不对 很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引起疾病 而市面上还流行着这样的“传统”:三伏天要贴三伏贴。对于三伏贴,不少患者都是深信不疑,甚至认为它能包治百病。但在这儿要泼点冷水: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冬病都适合三伏贴,而且三伏贴也只是一种辅助治疗的手段,该吃药的时候还是得靠药物治疗。 如果患有非虚寒性的疾病如痔疮、湿疹、咳血、发烧、痰黄等或体质阳热,敷贴效果就不明显。另外,孕妇、肺结核患者、恶性肿瘤患者、过敏体质者、严重皮肤病者是敷贴的禁忌人群。同时,给小朋友进行贴敷治疗也要慎重,尤其是年龄2岁以下的孩子——皮肤比较娇嫩,可能无法耐受药物的刺激,容易造成皮肤感染,所以不宜使用三伏贴。 天气炎热,专程跑一趟医院总觉得有些麻烦,于是有好多人网购“三伏贴”自行贴敷。在这里,特别提醒大家: - 一是贴敷贴的用药不够严格如药物的配伍及其剂量是否合理;
- 二是冬病夏治贴敷是利用穴位进行治疗的,穴位是否精准;
- 三是对于贴敷的适应症不是很了解盲目贴敷等。
基于以上几点将使冬病夏治贴敷的治疗效果难以保障。因此,贴敷建议到正规的医院找专业的医师进行。 下面就是大家最喜欢的福利了 入伏后吃什么!
入伏吃饺子 焦作有风俗: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炒鸡蛋。” 头伏吃饺子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营养专家认为 伏天不能热补或温补 最好平补 饺子正适合平补 饺子含糖类、B族维生素、多种矿物质等 营养丰富、容易消化 入伏吃鸭肉 本着中医“热者寒之”的原则 鸭肉适合在燥热的夏季食用 鸭肉味甘性冷 能起到补虚、祛燥热的作用 有助于改善头痛、失眠、便秘等症状 入伏吃猪蹄 三伏天出汗多 人体中各种维生素损失也多 猪蹄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 钙、磷、镁、铁等 以及各种维生素 适量食用猪蹄,可补充营养 入伏吃伏天三神瓜 苦瓜,去痱子。健脾开胃、益气解乏、益肾利尿。 丝瓜,平痰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木糖胶等物质,全身都可入药,可谓是三伏天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好帮手! 冬瓜,增食欲。清热化痰、除烦止渴、降火解毒、利尿消肿,由于不含脂肪且含糖量较低,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人群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还有一款汤,您必须了解一下 三伏神汤 “三豆汤” 三豆汤中 绿豆、赤小豆 起清热解暑、利湿的功效 黑豆则健脾补肾 三豆汤的主要功效是 清热解暑、健脾利湿! 最重要 ▼ 三豆汤能祛痘除痱子治多种小儿病! 最后提醒您 一定不能忘记补水 三伏天一定不能缺水 入伏后:三大时段注意补水 人体在三个时间段容易缺水: “起床时、睡觉前和洗澡后” 这三个时段应注意补水 暑邪盛行, 防止寒气入体 不然留下病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