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和利益交织是教育最大的悲哀 ----------至再次让我失望的“阿丙” 将近两个小时的《师德大讲堂》讲座,不想听,不敢听,不得不听。 曾经的铁匠、曾经的孟州老师、焦作市教育的前局长、焦作一中的前校长书记、焦作市师专的前书记校长书记,…,一系列的名头之后折射的都是焦作乃至河南、全国教育的悲哀。 一将不行,累坏千军! 我已不再想辱骂,今非昔此,不值。但仍善心不甘,也许源自“哀其不幸,恕其不争”的怜惜。 一个自诩的文人,为了区区二千元的报酬丧失了人性之初的性善,儒家的“仁”慈,却还是满口的仁仪道德,词穷的说教,苍白的语言,老掉牙又不加考证的依据。只能用呵呵表达我的情续。 我想鲁迅还在,肯定先声问候您。 “耐不住清贫莫为师”。不可否认的事实,您上大学的初衷,乃至您之后的二十年,那些上师范的兄弟姐妹们大多是“耐不住清贫”才为师的,跃过了龙门,无法高就才为师的。您对教师的离开,更多是“逃离”吧。您用您文学的理解,一个教师是做教育教学的,而政府的教育是“搞”教师的。我对您的理解,您是一个成功的文人,更是一个成功的政客,长期是在“搞”教师,而不是做教育。 我们都是耐不住当了教师,你又耐不住从政,凭啥你要求我们要耐得住呢? 历年高考的分数以事实和国家的师范政策倾斜屡次证明,优秀的学生是不愿为师的,尤其是男士。您也用你的经历再次证明,你口中高尚的教师事业您是不愿从事的,你讲您是第一批离开教学的人。 您一直声称和我们是一家人,老兄,己所不欲,何必难为自已人。其实我们不是一伙的。 您评判教师,正是你己经不是教师,一如现在的若干校长评价教学,因为他们已经不再教课。放到同一个起跑线上,你们只需连续教上二周课,而不是为了演讲精心准备俩月才去展示你激情澎湃的一个二个小时专题演讲。我相信,能不能站稳讲台还未可知,可能你连刚入职的年轻人都不如。 正因为长期脱离教学一线,虽有对教育的忠诚,但没有了对教育的信仰和敬畏,您对教师、教育的评价多了几分底气,敢言、有权力有所作为(准确讲实话胡言、妄为)。 您以成功脱离教学的胜利者姿态,点评那些还在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信仰支撑,一路坚持至今的教着学的教师,您一个不想好好教学的人去劝告正在教着学的教书匠(工匠精神)如何坚守师德,您觉得合适吗? 除了你的文学修养造诣,官品、人品我都鄙视你。您说呢。 如果不是张丽莉老师为了救学生致残,她估计现在还是一个代课教师;如果李芳老师不是为了救学生牺牲,她还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一般教师;如果没有事故,她们还是她们,一个个平凡的教师,即使现在都必须还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稍微有点良心,这些事故却都不是我们希望出现的悲剧。 其实您评价被称为“范跑跑”的范美忠,没有失业,几乎一直还在那个贵族学校光亚教书。以您的官场经验和经历,他比克拉马依火灾口含“让领导先走”的官员强多了,地震是天灾,火灾那是人祸! 至少可以证明教师的师德比您所在的官场官德干净的多!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弘扬正气,我们该做的重点是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而不是追认这些荣誉和利益。钦佩个人的牺牲换取多数人的幸福的勇气,大事来了,教师还是能够挺身而出,是有担当精神的。这点比大小有事都是推辞说是临时工干的政府官员强多了。 简单的事重复做,重复的事认真做。教学这种事,这是一种境界,你们政客做不来。时间是检验事实的真理。欢迎你来,可以不担课,当个普通教师按时上下班试试看。 时间能消溶伤痛和意志,更能彰显精神和品质。人可以得意一时,却不能快活一世。 做人要厚道。从人性本质的角度上讲,您的多面性太强,我可以理解文人和政客的冷酷,却不能理解您“仁”慈的道德绑架。 前局长,欢迎您,擦净屁股咱说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