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焦作市公安局中站派出所又抓获了一名嫌疑人,而该嫌疑人竟然利用虚拟的美女身份,让我市多名受害人上当受骗、蒙受损失。这些受害人是怎样一步步落入陷阱的?网络交友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才能避免被骗?带着疑问,记者进行了调查。
被感情冲昏头脑,掉入陷阱
今年11月底,市民王某来到焦作市公安局中站派出所报警。王某平时靠打工为生,经济并不宽裕,可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就给所谓的“女友”打去了2万多元,最后才意识到被骗。而很多人可能想不到,王某的“女友”其实是虚拟的。
今年6月,王某通过微信结识了一名女网友“小雅”。“小雅”在微信备注中写着:“离异单身,渴望找到真爱结婚。”20多岁的王某也是单身,于是就开始和“小雅”聊天。
“小雅”自称生活在焦作,是焦作市某医院护士,已离婚带着一个女儿生活,渴望重新找一名男友。王某看到,“小雅”微信发来的照片很漂亮,加上还和他在一个城市生活,于是非常心动。更令王某开心的是,通过一段时间交流,他发现“小雅”温柔贤惠、知书达理,正是自己理想的交往对象。
王某心动了,两人关系迅速升温,很快确定了所谓的恋爱关系。“你如果爱我,就给我发个红包证明一下。”有一天,“小雅”提出了要求,王某想都没想,赶紧打去了520元钱。收到钱的“小雅”更热情了,王某心里美滋滋的。
有一天,王某正在加班,突然接到“小雅”的微信,说她在商场看上了一件衣服,但钱不够,王某不假思索便给“小雅”转了1000元。之后,两人开始谈婚论嫁,而“小雅”经常说自己过得很苦,以女儿买学习机、自己考护士资格证等理由向王某要钱。王某感觉“小雅”可怜,于是有求必应,结果5个多月共给“小雅”转账2万余元。谈婚论嫁总得有个结果,“小雅”答应到11月底去见王某的父母。但到了最后关头,“小雅”忽然消失了。这时王某才清醒过来,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
该所案件侦办大队二中队迅速介入,查清了“小雅”的真实身份。原来,“小雅”根本不是什么美女,其真实身份为男子黄某,今年30多岁,无固定职业。近日,民警通过蹲守将黄某抓获。
提高警惕才能避免被骗
黄某到案后,一些案情渐渐浮出水面。经初步摸排,警方已确定还有另外4人和王某在同一时期被骗,被骗的金额从几千元到2万元不等。黄某的诈骗手段就是利用网络交友骗取受害人信任,然后一次次找各种理由要钱。
黄某的诈骗手段并不高明,可为何屡屡得逞呢?民警分析案情后发现,这些受害人都缺乏防范意识,其实有时候稍微冷静一下就能识破骗局。
在所谓的恋爱期间,有时候一些受害人提出想视频通话,但黄某随便找个理由,比如正在加班或者女儿正在学习等推脱,受害人就马上表示理解不再要求。黄某所谓的护士身份是假的,还向受害人提到过工作单位,但受害人没有去打听一下,求证一下“女友”的身份。
民警介绍,其实网络交友诈骗的过程会有一些基本特征。首先是两人相识于网络,第二是在没有现实接触的情况下“坠入爱河”,第三是网上结识的“恋人”特别善于甜言蜜语或喜欢述说悲惨境遇博取同情。“无论是嘴甜还是卖惨,最终目的就是要钱。”民警说,除了黄某使用的这种频繁要钱的诈骗手段,网络交友中还有一种诈骗手段很常见。
一些诈骗分子虚拟出“高富帅”“白富美”的身份,先通过网络和受害人假装相恋。之后,诈骗分子不会直接要钱,而是开始展示自己富足生活的各种照片等。受害人慢慢心动,这时诈骗分子就会介绍自己挣钱的方法,并骗取受害人进行所谓的投资理财、炒股票等。受害人投资后最初可能会尝到点甜头,但最终一定是血本无归。
民警指出,经调查他们发现,其实黄某为了诈骗加了很多好友,但一些人发现对方有要钱等情况时,就及时醒悟避免了被骗。被骗的受害人均缺乏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
民警提醒,此类网络交友诈骗的受害人不止男性,一些女性也会受骗。想识破这种骗局并不难,就是交友时一定要及时、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切勿抱着“天上掉馅饼”等心态来找对象,否则很容易掉入骗子早已设计好的圈套。此外,网上交友时一旦涉及钱财问题,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征婚交友对象的任何借口、说辞。一定要认真核实真实情况,并与身边亲友多沟通、多询问,防止落入骗子的圈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