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好友通过QQ、微信找你借钱 或者以各种套路转账 你该怎么办? 借,还是不借? 转,还是不转? 遇到这种事 首先应该想到的 是确定对方的身份! 一定要!要!要! 电话核实! 视频核实! 近日,温县多名学生在QQ上被冒充其同学的骗子以受伤、住院看病为由骗走钱财。 典型案例 1、8月8日21时20分,武德镇21岁的学生王某某报警称,17时许,一人盗用其同学董某的QQ,称其朋友受伤需要用钱,后被骗1400元。
2、8月12日20时02分,招贤乡18岁学生裴某报警称,16时许,一人冒充其朋友QQ向我借钱,其通过微信扫码给其转账3000元后发现被骗。 3、8月13日14时16分,有人冒充黄庄镇郭某某的同学,称其家人住院需借钱为由骗其1900元。
诈骗套路 1第一步 盗取QQ号,并以QQ主人的名义给受害人发送“帮忙”信息! 这样的骗术看似没问题,实则骗子抓住了大多数人的心理,觉得给我转钱怎么还能被骗,只是转一下账而已,便欣然接受,殊不知这是骗子设的一个圈套。 2第二步 骗子把制作的一张假的汇款截图给受害人发过去,骗取受害人的信任。 3第三步 骗子发的转账交易的图片,看似钱已经转到卡内,其实并没有到账。受害人如有疑问,骗子则又以跨行转账时间有点久为由,让受害人先垫付给其朋友转过去,这时骗子发送二维码要求赶紧帮忙转账。 同时骗子还会另外假称治疗费用不够再借钱,面对友情或亲情的考验,看到骗子发的这些视频及受伤的照片,很多当事人选择了仗义救急,殊不知钱财进的是骗子的口袋,等到反应过来,求助的“亲人”“好友”早就不见了,转出去的钱也很难收回。 诈骗手段虽然不属新鲜, 但骗子却屡试不爽.... 警方提醒 1、在用网络社交平台与好友联系时,若对方以紧急情况为由,发出帮忙付款、充值等请求时,要通过电话、视频等渠道,对好友身份进行核对确认,不能仅凭文字信息就配合转账。 2、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便泄露自己的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等信息,以防骗子利用软件生成虚假转账单实施诈骗。 特别是把钱转到对方提供陌生号码或账户的 要记得打个电话确认身份,避免被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