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明确要求,对各类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或未达到排污许可管理要求的企业,不纳入绩效分级管理范畴(但应纳入应急减排清单),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采取停产或最严级别限产措施,以生产线计。   
 
明确要求:全面加强钢铁、建材、有色、 焦化、铸造等重点行业无组织排放治理,生产工艺产尘点(装置) 采取密闭、封闭或设置集气罩等措施,粉状物料等采用密闭、封闭 等方式储存和输送,2020 年 12 月底前,各省(市)完成一轮无组织排放排查整治。根据文件要求,本次涉及的区域包括: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包括: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石家庄、唐山、邯郸、邢台、保定、沧州、廊坊、衡水市以及雄安新区;   
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   
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   
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市(含河北省定州、辛集市,河南省济源市)。  
 
汾渭平原包含:   
山西省:晋中、运城、临汾、吕梁市;   
河南省:洛阳、三门峡市;   
陕西省:西安(含西咸新区)、铜川、宝鸡、咸阳、渭南市(含韩城市)以及杨凌示范区。   
 
涉及行业:   
 
9月25日,在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为更好地开展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将实施绩效分级的行业从15个扩展到39个:  
 
1 长流程联合钢铁;   
2 短流程钢铁;   
3 铁合金;   
4 焦化;   
5 石灰窑;   
6 铸造;   
7 氧化铝;   
8 电解铝;   
9 炭素;   
10 铜冶炼;   
11 铅、锌冶炼;   
12 钼冶炼;   
13 再生铜、铝、铅;   
14 有色金属压延;   
15 水泥;   
16 砖瓦窑;   
17 陶瓷;   
18 耐火材料;   
19 玻璃;   
20 岩矿棉;   
21 玻璃钢(纤维增强塑料制品);   
22 防水建筑材料制造;   
23 炼油与石油化工;   
24 炭黑制造;   
25 煤制氮肥;   
26 制药;   
27 农药制造;   
28 涂料制造;   
29 油墨制造;   
30 纤维素醚;   
31 包装印刷;   
32 人造板制造;   
33 塑料人造革与合成革制造;   
34 橡胶制品制造   
35 制鞋;   
36 家具制造;   
37 汽车整车制造;   
38 工程机械整机制造;   
39 工业涂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