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星街道寺河村:选出乡村善治带头人、下好乡村振兴一盘棋

[复制链接]
查看: 89585|回复: 0
排名
11426
昨日变化

2812

主题

2808

帖子

6万

积分

开国元老

Rank: 6Rank: 6

积分
61558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9-15 08:5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俺村新修的路,听说这叫‘白改黑'工程,改的好啊!”山阳区中星街道寺河村村民刘大爷感慨地告诉记者。80年代的坑洼老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华丽变身为3000余米沥青路面。这是中星街道向上争取几百万元资金的民生工程。要想富,先修路。寺河村两委也深谙此理,主动提出在改造方案中增加拓宽路面、明沟改暗渠两项工程,积极自筹十余万元用于新增改造项目。“村两委一致认为,哪怕村里另外投钱,也要改彻底,不留后患!”寺河村党支部书记赵麦引坚定地说。记者走访中发现,通过这次修路,村民对村两委干部的统筹善治能力再次表现出了绝对地肯定。

放眼村委东头,一群孩子在树下嬉戏,荷花池、乘凉亭、农家书屋、健康理疗室也随之尽收眼底,这处宜动宜静的小游园,早已成为老少村民心向往之的地方。这是该村在今年3月份又投入十几万元提升改造的党建综合体一角。民有所需,我有所为。随着乡村振兴向纵深推进,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高涨,村两委着眼于以党建综合体为媒介,将小游园与其对面的文化广场、村委会整合为党建综合体,为村民搭建全方位、立体化活动空间,并以此为微介入点,组织村民开展阅读、唱戏、议事、组织评比活动、开展各类讲座等。由此,党群关系近了起来,农村文化活了起来,群众生活美了起来。

在该村荷塘月色田园综合体,十几位村民正往架子上摊放基质土。赵麦引详细答惑:“村里正在实验大棚高架无土种植。与传统大棚相比,这种模式能有效避免病虫害,也易于客户采摘。村民都是经过培训的。前段时间,村委还邀请市农科院老师为大家讲授果蔬栽培、管理技术。通过对村民不断赋能,才能让他们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发展多种集体经济,让村民的钱包鼓起来,是村两委一以贯之的目标,为此,该村专门成立家庭农场经营公司,并逐步使其形成集运营、管理、销售、产学研为一体,创新收益模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孵化地。记者了解到,为了加快大棚建设进度,争取春节前后上市新培育的草莓品种,赵麦引甚至自掏四万余元用于大棚建设。

农村基础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村委换届后,以赵麦引为领头雁的乡村善治带头人,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开展文明乡村建设活动、强力提升农民参与乡村产业的积极性,带领村民在防疫、防汛大考中为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做出了有益探索,在为民服务中彰显了基层党组织的担当尽责,成为了带领该村村民迈向乡村振兴的主心骨。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原文钊 通讯员 李晓侦 摄影报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无感无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我要提意见!
© 2022-2023 焦作信息港山阳论坛 版权所有  豫ICP备19003319号-5 豫公网安备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13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