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的执行工作一直备受社会关注。执行干警查人找物难,长期终本案件再申请恢复难,群众上门找执行干警难……一系列的执行难让法院开展执行工作举步维艰。 但是,随着解放区法院在全省建立首家执行服务中心,创新的服务理念、全新的服务模式让很多执行难题迎刃而解,真正实现了执行工作的“加速度”。 执行工作 从“幕后”走到“台前” “由于执行工作的特殊性,‘在路上’‘在幕后’成为执行干警的常态。一直以来,‘执行干警在外跑,群众上门人难找’,加之沟通反馈机制不健全,导致群众对执行工作不了解、不理解甚至产生质疑,已经成为执行工作的顽瘴痼疾。”解放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赵玉军介绍。 今年5月,市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波向赵玉军转发的一条关于山西个别法院执行服务中心的情况信息,让他为之振奋。随后,该院组织执行干警先后到山西省晋城市城区法院、高平市法院,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法院进行参观。 “这些执行服务中心相当于把执行工作从‘幕后’推到了‘台前’,成为当事人和执行干警沟通的纽带和平台,开设查询、信访等功能。当事人在执行服务中心接待窗口工作人员指导下,通过现场、网络或智慧执行系统,不仅可以了解案件承办人是谁、执行进展如何,还可以直接与承办人联系,或由接待人员通过相应工作流程将当事人的要求及时转达案件承办人。这样一来,就为执行干警办理执行案件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解放区法院执行局局长宋海燕说。 宋海燕看在眼里,喜在心间。一方面她学习其他法院建设执行服务中心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她还根据解放区法院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改进、增设项目。就这样,经过近两个月的筹备,今年7月中旬,一个集案件查询、材料审核及收转、财产查控、案款交退、接待信访、律师援助等为一体的执行服务中心正式运行,也在全省开了先河。 “执行服务中心的挂牌运行,将成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完善执行事务集约化管理、构建执行长效机制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环节。”赵玉军如是说。 “一站”办理 执行实现高效运转 执行服务中心到底有多便民?记者进行了探访。
市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波( 右一)在解放区法院指导工作 该中心设立在解放区法院一楼,分两个集中办理区域。一进大厅,你就会看到墙上张贴的执行干警接待值班表,该执行局全体承办案件的执行干警都在上面有排班,并且每周每人至少要接待一次,方便案件当事人与承办人沟通。通过这个值班表,可以让当事人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也让承办人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执行、办案。24小时值班电话,则可以随时应对突发状况。 而在南侧的律师咨询、查询、送达和案件查询4个窗口,则实现了执行案件的“一键查控、随时查询”。
执行接访公示牌 律师咨询窗口——这是该院与解放区司法局“府院联动”的具体体现,也是该院首次让律师参与到执行工作中。该窗口由3个律师事务所律师轮流驻扎值班,一方面让律师对法院执行工作进行全面、专业的监督,另一方面有效地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 首次查询窗口——对于刚立的执行案件进行首次线上查控。该中心要求这里的工作人员当日立案当日发起查控,这样在第二天反馈时,当事人来此处就可以马上看到查控的信息,对于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有一个初步了解,为案件办理方向和进一步与承办人进行沟通交流提供参考。避免当事人立案很久还不知道案件执行情况,从而对法院有所误解。 现场,申请人李女士正在向工作人员查询案件情况。她说,申请的执行案件涉及资金27万元,通过查询,她了解到2个被执行人目前名下的财产信息,并且了解到其中一个被执行人名下还有一辆车。 “这两天我就可以跟我的承办人沟通,看能不能尽快查扣这辆车。”李女士笑着说,“这样的查询方式太方便了,让我们申请人也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统一送达窗口——解除了书记员又要做笔录又要邮寄各种文书的忙乱情况。该窗口工作人员对所有执行案件的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及裁定书统一邮寄送达,完成送达手续后,繁简分流,快速流转至承办人手中;同时,随时接收群众递交的相关材料,并快速转交至承办人手中,力争达到对内一体化高效运转,对外一站式贴心服务。
解放区法院执行服务中心一角 案件查询窗口——这是继首次查询后,该院所有现职承办人案件办理情况的一个对外查询窗口。这个窗口可以实现帮助当事人约见承办人、代收相关资料、接收财产线索、被执行下落等功能。通过与这个窗口的工作人员进行对接联系,绝不让当事人空跑趟。 解民之忧 减轻诉累受好评
申请人到解放区法院“执行超市”办理业务 当然,执行服务中心的功能远不止于此。该院还从细节入手,想群众之所想,有效减轻群众诉累。 该中心设立的执行款支付二维码,就是其中一个创新举措,也是该院在“府院联动”工作开展中的产物。该院通过与农业银行联合研发支付程序,避免了当事人交费时法院、银行几头跑的尴尬局面。 “我们经常会在节假日开展集中执行行动,有时候深夜将被执行人抓捕到法院,这时候被执行人如果想履行执行义务、向法院交纳执行款就非常麻烦。因为银行的工作人员不上班,无法办理相关业务,当事人就得在法院等很长时间。”宋海燕说,有了这个执行款支付二维码,前来交纳执行款的当事人只需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即刻完成执行款交纳,不仅确保了执行款快速流转到申请执行人手中,也避免了当事人因提现在法院、银行来回奔波。 而在该中心北侧设立的历史案件查询窗口,则让历史案件的当事人有了“依靠”。 据介绍,该窗口的功能是查询、接待所有的已退休、调离执行岗位的承办人的终本案件。“这些案件数量较大,如果想恢复执行,因为承办人已退休或调离执行岗位,所以无论是在找承办人还是了解具体办理情况都不好实现。那么,就由该窗口工作人员进行接待,为当事人讲解分析案件情况,接收财产、人员线索,由执行局查控组和实施组进行查实、执行。对于查实有财产可以处置的,该工作人员就会将材料送到我这里进行核实、签字,进入恢复执行程序。”宋海燕说。 申请人李先生的执行案就是在这里得以解决的。 2018 年,李先生因一起民间借贷纠纷申请执行。但是,由于当时被执行人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他便申请了财产冻结。今年8月,他了解到有一笔钱打入被执行人账户后,立刻来法院找承办人。可是,承办人已经调离执行岗位。于是,该历史案件查询窗口承担起相关业务,并很快联系银行划扣这笔款项,使案件得以执结。 “在所有接待过程中,我们要求工作人员不能出现‘我不知道、不清楚、他不在你回头再来’等推辞情况。我们做的是‘您稍等,我马上给您落实’。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民的服务,增强人民群众在执行案件中的获得感。”宋海燕说。
执行案件的相关信息可以网上一键查询 正是有了“事务性工作一站式办理”“程序性事项一次性告知”的“双一”服务理念,该中心的效果逐步显现。截至目前,该中心已接待当事人法律咨询350余人,进行财产查控1400余次,为当事人提供案件查询288余人次,法官接访420人次,当事人通过农业银行专门为该中心设置的“一案一账户”执行款支付二维码,扫码完成执行款交纳的达103余人次,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受到当地群众一致好评。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珂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