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焦作市召开创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活动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会议,介绍了我市开展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整体情况。
据市政府副秘书长王胜利在发布会上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统筹谋划,坚持把创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作为贯彻全面依法治市战略的实际行动;作为树牢“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检验标尺;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我市已申报两项创建目标,一是将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作为国家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单项项目,二是创建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据悉,我市在明确目标,夯实责任的基础上,聚焦创建,真抓实干。去年以来,市政府先后9次安排常务会议集中学法,邀请专家先后为全市领导干部进行4次法治专题讲座,先后3次听取创建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围绕三大领域,结合焦作实际,聚焦民生关切,先后出台10部地方性法规,其中《焦作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焦作市大沙河保护条例》,两部地方性法规皆属我省同领域首部出台的条例;焦作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一证通办”“最多跑一次”及便民服务热线优化整合改革,全面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各级各部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创新举措、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健全完善“5433”财政法治工作协调推进机制,设立了“企业纾困360”平台,启动了“市场主体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依法行政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将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纳入全市年度依法行政考核范围,以创建促提升,以示范带发展。 此外,全市各级各部门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宣传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市政府在门户网站开辟了创建宣传专栏,展示全市创建工作动态。建设以《宪法》《民法典》等内容为主题的法治公园30多处、法治街区400余条;在市区主要街道公交站台、主要路口投放大型法治公益广告;利用城市电视、LED 显示屏宣传示范市创建知识;各级各单位在机关办公场所制作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专题展板;印发创建知识应知应会手册,举办创建知识测试,提升了全民参与度、知晓度,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 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市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闫献亭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详细介绍了市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在焦作市创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的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据了解,全市各级各部门以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为契机,以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为目标,坚持对标对表,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规范,高效率推进。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2020年我市制定出台了《焦作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焦作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两部地方性法规皆属我省同领域首部。深化改革简政便民,全面普及行政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自助办”,开通了“焦我办”APP。办理不动产查询、补证,住房公积金个人账号设立、住房公积金补缴、驾驶证审验、注销登记、转入换证、公司设立登记等业务,只需凭身份证或营业执照,即可“一证通办”。积极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公布市级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清单为139项,涉及公安、教育、民政、市场监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卫生健康、司法行政、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等诸多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领域,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坚持执法为民,注重刚柔并济,扎实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组织行政执法检查8次,案卷评查2次,反馈执法问题36个。创新执法方式,积极开展服务型行政执法,将行政指导融入行政执法和日常监管,及时开展行政调解,既注重执法的“力度”,又重视执法的“温度”。开展行政相对人法律风险防控工作,指导行政执法部门为企业、个体户等管理对象梳理各类违法风险点2325个,有效降低了管理对象的违法风险,法、理、情交融的柔性执法方式得到企业的认可和群众的欢迎。创新发展社会治理方式,建立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在“一府两院”之间建立常态化的联络沟通协调机制,实现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有机衔接,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急难愁盼”问题,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下一步,我市将严格按照全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安排部署,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问题导向,压实各级责任,狠抓工作落实,提升创建水平,为成功创建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国家级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