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门诊费用异地直接结算工作 建立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 落实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 今年我市将推出一揽子医保惠民政策
2021年,医保经办服务下沉、门诊重症慢性病鉴定事项下放等暖心服务得到了市民的称赞。2022年,我市医保部门将有哪些惠民新举措呢?2月25日上午,全市医疗保障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市医疗保障局将从扩大医院门诊费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建立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落实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等12个专项工作持续发力保民生。
2022年,全市医疗保障系统将落实《“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河南省“十四五”医疗保障发展规划》要求,通过12个专项工作,着力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等一系列民生问题。
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合理确定困难群众医疗保障待遇标准,进一步减轻困难群众和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不因罹患重特大疾病影响基本生活,同时避免过度保障。推动实现救助对象身份信息共享互认,全面落实资助救助对象参保政策,实施分类救助,合理控制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比例。
全面建立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通过调整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结构,提高参保人员门诊费用统筹保障待遇,进一步增强门诊共济保障功能,减轻参保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全力推进门诊费用异地直接结算工作,实现普通门诊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覆盖,各县(市、区)至少开通1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5种试点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覆盖,各县(市、区)至少开通1家定点医疗机构;全市定点医药机构开通数至少达47家,确保定点医疗机构数不低于医药机构总数的50%。
全面推进全市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工作,完成全市三级医疗机构上报的100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摸底测算工作;及时执行省医保局下达各类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项目,建立灵敏有度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信息化建设提升方面,根据“两级建设、数据集中”的原则,加强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完善平台功能,实现全省医保信息平台统一和各业务子系统全部上线运行;全面推广“掌上医保服务平台”等线上服务的应用,实现“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全力推进医保电子凭证激活与应用,进一步优化医保结算方式,提高我市医疗保障信息化水平。
此外,我市还将持续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保基金监管“三严三提升”、行政执法规范提升、“两定”管理服务提升、经办服务下沉、征缴扩面清欠等专项工作。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珂 报道
2022年,医保12个专项工作 着力解决看病贵、看病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