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言培训] 易经的起源发展

[复制链接]
查看: 303|回复: 0
排名
3072
昨日变化

46

主题

34

帖子

77

积分

初级站友

Rank: 2

积分
77
QQ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2 10: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易经的起源发展
伏羲画八卦,为我国文字的雏形;文王演周易,是我国文化的开端。《易经》这部书,不但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而且自古以来,就被推崇备至,尊为“群经之首”。
  “经”就是道,就是理;天地的大道理,人生的大道理。阐明天理、人道的书,称作“经”。“经”是最神圣的典籍,权威的著作,也是一切真理的源泉。天理亦即人道。
  宇宙包罗万象,变化莫测;人生机缘际遇,难以预料。
  《易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究天人之际,探索宇宙、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大道理;通古今之变,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大法则,以为人类行为的规范,这一天理即人道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称作“天人之学”。
  《周易》又称《易经》,在我国在世界的影响都极为深远,但却是秦汉后直至今日无人真正通晓的上古典籍。《周易》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之原名就为《周易》,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而传部含《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称之为“十翼”,是孔门弟子对《周易》经文的注解和对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论述。
  《说文解字》中说:易是由“日、月”二字组成,因而日代表阳,月代表阴,以象征“易”的阴阳二元论的哲学。
  后汉郑玄在《易赞》中将“易”定义为:简易、变易、不易。
  宇宙万物,时刻变化,人事亦如此,故曰“变易”;
  大宇宙之变化,井然有序,循环不已,有规律可循;小宇宙人之命运,同具法则性,故曰“不易”;
  正因有“不易”之法则,即能了解宇宙天地法则,可以遵循;同样,小宇宙人的动向,亦能预知,并可规范,故曰“简易”。       
  《周易》是中国周代的典籍,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西方文明有《圣经》
,东方文明有《周易》。
  周易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本与源头,对中国后来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产生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建筑、医学、音乐、绘画、日常生活等无不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直至影响到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孔子读易、纬编三绝,就连《论语》中也多处引用《周易》的词语。
  《周易》是一部古代经典,是关于人类思想和宇宙本质规律的学问,其原理在得到正确认识后,对未来世界的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易经的起源发展内容根据张成老师易经应用智慧内容整理而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无感无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我要提意见!
© 2022-2023 焦作信息港山阳论坛 版权所有  豫ICP备19003319号-5 豫公网安备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13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