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言培训] 《易经》、《易传》、“易学”

[复制链接]
查看: 507|回复: 0
排名
3072
昨日变化

46

主题

34

帖子

77

积分

初级站友

Rank: 2

积分
77
QQ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3 10:1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易经》、《易传》、“易学”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本书,因为古代的书是用竹简做成的,所以它非常简单扼要,材料很少,只是后代发挥得比较多。
《易经》为《十三经》之首,那时还没有《十三经》的讲法,而是讲《五经》,也就是《诗》、《书》、《礼》、《乐》、《易》。《诗》(《诗经》)代表文学;《书》(《尚书》)代表历史;《礼》(《礼经》)代表生活规范;《乐》(《乐经》)代表艺术、音乐修养;《易》(《易经》)代表哲学。
一说到哲学,让人感觉“玄之又玄”,好像与生活脱了节。《易经》在古代被列为哲学范围,它有何特色呢?哲学“爱好智慧”,智慧有一个特色——完整而根本。也就是说,你不能只看人的世界,还要看自然界和天。即天、地、人三方面都要兼顾;不能只看现在,还要看过去、未来。换句话说,在空间和时间(即宇宙)两方面都要兼顾。
《易经》作为哲学的代表,也可以说是中国哲学的根源,其中包括三大部分:《易经》、《易传》、“易学”。这也是学术界目前公认的分类方式。
如果只念《易经》,最多二十页。因为《易经》的“经”本身很少,只有六十四个卦象,加上卦辞、爻辞,二十页就读完了。但是这二十页没有人看得懂,不知道它在写什么,因为太扼要、太简单了,所以就有了《易传》。
《易传》是由孔子与他的后代弟子们整理而成,可以说是靠整个学派的合作才完成的。所以,现在买任何一本《易经》,都是《易经》、《易传》合在一起。一旦分开,就无从得知它在说什么了。
经过儒家的解释,《易传》的内容很丰富,共有十个部分,叫做“十翼”。“翼”就是辅助,好像翅膀一样,作为辅助让你了解《易经》。“十翼”首先是《彖传》和《象传》,各分上下,总共四篇。《彖传》是解释卦辞的部分;《象传》则是解释卦义与爻辞,解释卦义的叫做《大象传》,解释爻辞的叫做《小象传》。通常以《小象传》为主,《大象传》只有一句话。其次是《系辞传》。《系辞传》是独立又精彩的哲学论述,分上下的理由不一样,并没有任何客观的根据,纯粹是因为太长了,所以分上下两部分。这样一来就有“六翼”了,还剩下四个:《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文言传》是对某些文字作解释,但是只对乾卦、坤卦作特别的说明,因为这两卦太重要了;《说卦传》是说明每一卦出现的原因、命名的理由,以及八卦所象征之物,有如一本小字典;《序卦传》是讲六十四卦顺序排列的理由;《杂卦传》即没有顺序,将六十四卦混在一起讲,很多人认为它的内容没有什么特别道理,应该不算什么伟大的作品。
司马迁认为“十翼”是孔子所著,后人则认为是孔子的学生的集体心得,再传至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一代传一代,至少传了十代)。司马迁家学渊源,懂得《易经》,“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就是因为懂得变化的道理,他才能写就《史记》。
整个《易经》的思想基本上是时间的进展过程中,观察人们应该如何根据自然界的变化,来安排自己的行为,目的是要“趋吉避凶”。人活在世界上当然希望过得快乐,谁都不喜欢痛苦、烦恼、灾难。因此,吉凶就关系到一个人活得开不开心、想要的东西能不能得到,或者不想失去的东西会不会失去。
总的来说,我们只要了解“十翼”只是十种对于《易经》内容所作的说明,属于《易传》的部分即可。
“易学”从汉代以后一路发展,学者们各自研究,门派多得不得了,随便一念,大概也有一百多部易学著作。介绍《易经》要以“经”和“传”为主,把《易经》与人生的道理说清楚。有些人喜欢成语,而很多成语其实就是从《易经》里面来的。
总之,我们首先要了解,《易经》是最古老的书,是中国古代经典的第一部,其中包括“经”、“传”、“学”,而我们的重点在“经”和“传”。“学”这一部分非常复杂,很少有人搞得清楚,天下没有一个人敢说他了解全部的《易经》。就是学某一小部分,也得花上几年的时间,能够入门就很不错了。而这也是本书的目的希望通过介绍,能够使人了解《易经》与人生的相关性。现代人为什么还要学习这么古老的智慧?它到底有没有启发性呢?这就是本书的重点。人生的智慧在《易经》里面可以说是集大成,得到了一种完整的解释,就看你以后要怎么延伸及应用了。
有人问,《易经》的大原理是什么?一句话:“观天道以立人道” 。“天道”代表宇宙大自然的规则,“人道”则是人的世界应该如何生存的道理。你无法关起门来生过人的生活,因为你随时与自然界处在互动的关系中。你住在山边,就有适合山的特性的生活,住在海边则又是另外一套了。你不能说我是一个人,到任何地方都一样。如果无法适应自然条件,春夏秋冬都不能分辨,怎么生存?因此,人的生活与自然界息息相关,而我们讲到《易经》的开始,就要从这里入手。
《易经》、《易传》、“易学”根据张成老师易经应用智慧内容整理而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无感无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我要提意见!
© 2022-2023 焦作信息港山阳论坛 版权所有  豫ICP备19003319号-5 豫公网安备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13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