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医门诊] 消化科专家:幽门螺杆菌治疗失败,多与这些因素有关

[复制链接]
查看: 2179|回复: 0
排名
6163
昨日变化

590

主题

581

帖子

196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67
QQ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28 10: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郑州市32岁的刘女士体检中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过一次正规的“四联治疗”,但以失败告终,这让她压力陡增。在朋友的介绍下,她找到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夏兴洲,迫切要求继续治疗。但夏兴洲主任建议她:及时“踩刹车”,暂时停止治疗。

刘女士表示不理解。像刘女士一样,在幽门螺杆菌治疗路上受挫的患者并不少见。那么,为什么会治疗失败?治疗失败后怎么办?对于这些问题,夏兴洲主任给出了答案。


幽门螺杆菌治疗失败后
再次治疗前要进行个体化评估
▲▲▲

夏兴洲主任说,幽门螺杆菌的治疗,“首战即决战”,第一次正规治疗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成功的概率超过85%,尽管如此依然存在治疗失败的可能。对于这些患者,他建议,第一次失败就要“踩刹车”,不要盲目继续治疗,否则极有可能产生抗生素耐药,会加大治疗难度。


临床统计“过敏体质、吸烟喝酒、过度劳累、抗生素耐药、患有糖尿病等,都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夏兴洲主任说,找到失败原因,才能更好的选择治疗方案。一般情况下,要对治疗失败的患者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

1. 是否存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不典型增生。

2. 是否存在耐药、依从性差、不良生活习惯等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

3. 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抗衡因素,如高龄、严重躯体疾病等。

4. 是否存在青霉素过敏。

5. 是否存在既往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不恰当的情况。

6. 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生物学行为的改变。多次治疗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发生球变,其生物学行为的改变会导致幽门螺杆菌不易被根除。这些患者最好等到幽门螺杆菌恢复其生物活性之后再治疗。

“存在以上几种情况,都容易导致幽门螺杆菌治疗失败。”夏兴洲主任说,其他因素,如宿主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质子泵抑制剂(PPI)代谢产生的影响,也会导致治疗失败。一次正规治疗失败后,就建议患者进行药敏试验,看患者对哪种药物比较敏感,同时检测患者对药物的代谢速度,从而更精准的使用药物。


刘女士经过药敏试验后,发现其对质子泵抑制剂的代谢属于快代谢型,幽门螺杆菌没有发生球变,并且发现了她的幽门螺杆菌比较敏感的抗菌素。夏兴洲主任决定选择她比较敏感的抗菌素,选择受CYP2C19基因多态性影响比较小的质子泵抑制剂并适当加大剂量,进行第二次治疗。

并不是对所有治疗失败的患者都适合马上继续治疗,夏兴洲主任提到,两次治疗失败后,一般就建议患者短期内不要再继续治疗幽门螺杆菌了,如果幽门螺杆菌发生球形改变,至少休息3个月。

注意这些
可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如何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夏兴洲主任说,首先,推荐四联疗法。并注意抗菌药物和质子泵抑制剂的选择,选择患者比较敏感的药物。其次,使用中药辅助治疗和益生菌辅助治疗,对幽门螺杆菌根治率有一定提高并能减少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最后,还要提高患者依从性,不要随意停药、加药或减药,足量足疗程服药是治疗成功的前提,服药期间还要禁烟戒酒注意休息。(来源:大河健康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无感无感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我要提意见!
© 2022-2023 焦作信息港山阳论坛 版权所有  豫ICP备19003319号-5 豫公网安备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13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