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生辅导] 为人父母 要避开四大家庭教育误区

[复制链接]
查看: 839|回复: 0
7白金站友
2896/10000

362

主题

268

帖子

2896

积分

白金站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96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9 11: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赵澜波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北京市家庭教育和家校合作重点研究室负责人
家庭教育走入误区,就会耽误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一般说来,家长容易走入的家教误区有以下几种。
第一,在教育理念上,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长大了远走高飞,自己年老后无人照顾,于是牢牢地控制孩子,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得不到充分的成长。也有开明的家长,他们认为培养孩子就是要让孩子成为她自己,自己年老以后,可以夫妻互相依靠,或者结伴养老,不愿意从现在开始就给孩子太多的负担和压力。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对子女所负的责任,是他对社会所负责任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在教育责任上,担当不够。
一种表现是:妈妈负责孩子教育,爸爸负责挣钱养家。很多家庭分工十分明确,爸爸忙于挣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妈妈。父亲在教育中的缺位会影响孩子心理、性格和人格的发展,因为勇敢、坚强、大度等这些优秀品质一般由父亲传递给孩子。
另一种表现是:孩子进了学校就由学校负责。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所有教育,都要由学校负责,孩子只要有问题就找学校和老师兴师问罪,平时很少与老师沟通,关注孩子的成长。这是推卸家庭教育责任的表现。孩子的教育由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完成,双方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学校教育更多负责孩子的知识学习,而品德的培养、习惯的养成则应该由家庭教育完成。两者互相合作、勤于沟通,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变化,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帮助孩子。
还有一种表现是“花钱就是教育”。一些父母认为自己不懂得教育,就把希望寄托在各种课外班上。用钱购买教育条件,太过盲目,想要把全天下的教育都施予孩子,殊不知孩子根本接受不了,也消化不了。凡是不适合孩子的教育都会以无效而告终。

第三,在教育内容上,重智轻德,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重智轻德表现在重视培养孩子的智力学习,而忽视孩子的品德发展。但是,家庭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教育孩子成人,家庭也是培养孩子品德的主要场所。只聚焦于学习的孩子容易成为高智商低情商的“残次品。”
无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是过于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的一个自然结果。很多父母都不知晓,孩子的情绪情感是否健康,是否能够面对困难和挫折,是否有能力调整自己的心情,这些都是一个人学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健康人格的指标。

第四,在教养方式上,认为树大自然直。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长大了就一切都好了,所以采取“放任式”的家庭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等同于放弃家庭教育责任,无视孩子的正当需求。孩子容易养成自私、冷漠的性格,有的还会形成攻击性人格。对周围的人和事都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容易游离于人群和社会之外。
来源:现代教育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无感无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我要提意见!
© 2022-2023 焦作信息港山阳论坛 版权所有  豫ICP备19003319号-5 豫公网安备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13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