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终于亮了,疯狂一夜,一个掉化粪池的,4个心源性猝死呼吸心跳骤停的,今夜的主题就是抢救,抢救,再抢救……”“看见曙光了,一夜奋战,这是我在急诊科从业6年来最沉重的一个夜班,也是抢救过心源性病例最多的一个夜班,心源性猝死病例越来越低龄化,值得警醒!”4月6日一大早,刚刚结束夜班的河南理工大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的医生吕建和武鹏飞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出这样的信息。
说起这个夜班,医生武鹏飞感觉心情十分沉重,这个夜班是他奋战在急诊一线6年来第一次一下接连抢救4个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夜班,“有的病人才30出头,刚刚结婚生子,平时身体一向很好,虽经全力抢救,仍无法挽救他的生命,家属在抢救室外号啕大哭,让人看着十分痛心。” 武鹏飞说,“最近这几年,依据急诊抢救病例来看,猝死年轻化趋势已经很明显,有的患者才20多岁。” 一旦出现猝死,并非没有抢救的可能 武鹏飞表示,发生猝死后的10分钟内是抢救的黄金期——通过心肺复苏,可以让心脏被动地跳动,为救治争取宝贵的时间。但现实是很多家庭成员根本不懂如何心肺复苏,等送到医院已为时晚矣。 怎样注意避免发生这样的悲剧? 现在有一些年轻人喜欢宅在家里很少运动,而过激的负荷性运动会给心脏增加很大负担,所以运动一定要适当,不要做突发性过激的运动。饮食上尽量以低盐、低脂的清淡饮食为主。“心源性猝死跟熬夜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一定要注意休息,另外不要太劳累,有不舒服症状不要硬扛。在日常生活中,年轻人可以做一下动态心电,中老年人多注意血脂、动脉硬化等情况,如冠脉造影、冠脉CT等。正常来说,一年检查两次。” 武鹏飞说,如果在生活中经常出现心慌、心悸、胸痛等症状,可以去正规的医院做一下专业检查。
来源: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晓琳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