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生辅导] 中考五大提分技巧,让大家在中考中勇夺高分!!!

[复制链接]
查看: 771|回复: 0
5黄金站友
557/1000

35

主题

19

帖子

557

积分

黄金站友

Rank: 5Rank: 5

积分
557
QQ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5-14 20: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考,关乎着每一位考生的前程,他们无不希望自己能在中考中金榜题名,考上理想的高中。而想考取理想的高中,需要优异的成绩作为前提。
【睿凡教育】老师为大家传授中考五大提分技巧,让大家在中考中勇夺高分!

中考提分技巧一:
不焦虑,不怯场,从容应考
每一位考生都深知中考的重要性,会极其重视中考。但是一些考生会因为重视过头,出现考前焦虑症,从而在考试时怯场。而一旦考生怯场,在面对试题时就容易头脑一片空白,平时熟悉的公式、定理回忆起来也变得困难,注意力不能集中。
睿凡教育老师认为,对于考试时易焦虑,怯场的考生,应迅速进行心理调节,使自己快速进入正常应考状态。一般来说,以下两种方法可有效调节考生的焦虑和怯场情绪:
1、自我暗示法。用平时自己考试中曾有优异成绩来不断暗示自己:我是考生中的佼佼者;我一定能考得理想的成绩;我虽然遇到了困难的题目,但别人不会做的题目也很多。
2、决战决胜法。视考场为考试的大敌,用过去因怯场而失败的教训鞭策自己决战决胜。

中考提分技巧二:
了解试卷情况,合理安排作答
考生拿到试卷后,应第一时间写好姓名和准考证号,然后快速浏览一遍试卷,对试卷进行整体感知,看看这份试卷共多少页、总题量是多少、分哪几大部分、有哪几种题型。了解完这些情况后,再开始答题。此举的作用有以下两点:
1、可以防止试卷错误,尽早调换,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通过对全卷作出的整体把握,能尽早定下作战方案。重要的是初步了解下试卷的难易度,以便自己合理安排答题时间,避免会做的没有做,不会做的却浪费了时间的情况出现。
此外,在了解完试卷的情况之后,考生应按以下两原则进行合理的作答安排:
1、先熟后生;
2、先易后难。

中考提分技巧三:
每分必争,切忌出现大量空题
很多考生在读完一道题之后,会觉得无从下手,然后直接放弃!这是十分不明智的做法。即便考生一点解题思路也没有,也可以尝试把公式罗列出来,因为罗列公式也是可以得分的!也就是说,不管题目会做还是不会做,学生都应尽量做到每分必争。每分必争的秘诀为“分段得分”,具体如下:
1、会做的题目。对于会做的题目要解决对而不全的老大难问题,如果出现跳步往往就会造成丢分的情况,因此,答题过程一定规范,重要步骤不可遗漏,这就是分段得分。
2、不会做的题目。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一大题分几小题的,一种是一大题只有一问的。对于前者,我们的策略是“跳步解答”,第一小题答不出来,就把第一小题作为已知条件,用来解答第二小题,只要答得对,第二小题照样得分。对于后者,我们的策略是“缺步解题”,能演算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不强求结论。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得到分数。

中考提分技巧四:
审题要慢要细心,答题要快
在以往的考试中,学生因审题错误而丢分的现象十分常见。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丢分,睿凡教育老师建议考生在考试中应遵循“一慢一快”的答题原则,即审题要慢要细,做题要快。
1、审题要慢要细。题目本身就是破解这道题的信息源,所以审题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只有细致地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
2、答题要快。当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后,答题时速度应快。牢记中考评分标准是按步给分,关键步骤不能丢,但允许合理省略非关键步骤。在考数学时,尽量使用数学语言、符号,这比文字叙述要节省而严谨。

中考提分技巧五:
重视检查环节,不匆忙交卷
睿凡教育老师建议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尽量立足于一次成功,不出差错的理念。但百密难免一疏,如果考生考试时间较充裕,解答完所有题目之后,而应作耐心的复查,而不是急于交卷,重点检查填空题、选择题等。

以上即是睿凡教育名师传授的中考五大提分技巧,广大考生们应谨记于心并活学活用。预祝初三学生在2020年中考都能超常发挥,考上理想的高中!!!

lALPGoxXb1f0XvDNCKDNBNo_1242_2208.png_720x720q90g.jpg (78.95 KB, 下载次数: 5)

lALPGoxXb1f0XvDNCKDNBNo_1242_2208.png_720x720q90g.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无感无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我要提意见!
© 2022-2023 焦作信息港山阳论坛 版权所有  豫ICP备19003319号-5 豫公网安备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13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