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市野生动植物保护救护站工作人员在我市北部太行山区发现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黑鹳。
虽然在我市黄河湿地、大沙河、南太行等地有过黑鹳出没的记录,但是,它们作为冬候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想见到它们一面十分不容易。如果想要夏季见到它们,更是难上加难。
7月9日,市野生动植物保护救护站工作人员走进位于博爱县寨豁乡的南太行山区,进行野生鸟类放归活动时,一只黑色大鸟突然映入他们的眼帘。
“快看!这是一只黑鹳!”该站工作人员一眼就认出它来了。该鸟全身黑色,腹部白色,腿与嘴呈红色。其脖子和腿细长,行动优雅,像是仙鹤。
这只黑鹳先是在山谷上空来回飞翔。然后,它落在谷底石头滩上短暂停留。接着,它又飞到山坡上的树丛里。前后只有几分钟时间。记者拍摄到了它的这一活动踪迹。
然而,当记者和该站工作人员想要继续拍摄这只黑鹳时,它沿着山谷飞远,没有再飞回来。
该站工作人员分析,近年来我市北部山区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得到良好的保护,这是黑鹳愿意在此栖息的大环境。此外,他们选择的这处鸟类放归地点,有高山、有树林、有水源,环境十分适宜鸟类生存,这是这只黑鹳在此出没的直接原因。
据介绍,黑鹳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是世界濒危珍禽,全世界仅存2000多只,中国约有1000只,已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濒危物种,其珍稀程度不亚于大熊猫,因此被称为“鸟中大熊猫”。
截至目前,我市林业部门还未发现在我市繁殖的黑鹳。这只黑鹳是否有同伴也在附近山谷栖息,它们是否在此繁殖,有待进一步调查。
市野生动植物保护救护站站长张春旺说,他们将黑鹳列入重点监测对象,通过进一步加强野外调查,探明该珍稀鸟类在我市的分布和栖息情况,保护生物多样性,夯实焦作生态本底。来源:焦作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