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焦作教育开始引进高素质人才

[复制链接]
查看: 1490|回复: 1
5黄金站友
889/1000

58

主题

222

帖子

889

积分

黄金站友

Rank: 5Rank: 5

积分
889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27 16: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引进高素质人才 助力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文章来源:焦作市教育局办公室  ┆ 发布日期:2018-08-22 ┆ 访问量:349

生源好 素质高 高素质人才引进实现突破

师资力量的强弱决定一个地方教育水平的高低,引进高素质人才,是我市加快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随着一、二线城市的“人才抢夺战”愈演愈烈,尤其是紧邻我市的省会城市郑州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对我市的人才引进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

令人欣慰的是,在日趋激烈的“人才抢夺战”中,我市今年的招教工作呈现出可喜的现象。报名结束后,公开招聘教师工作平台报名人数共计9628人,网站点击浏览量高达10.5万余人次。经过资格初审,淘汰3015人,实际参加考试人数6613人。

从考生的学历层次看,此次报名人数中研究生学历601人,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的4461人。从录取情况看,除了大批来自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等高校的学生外,还有多名来自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名校的学生。

“生源好、素质高,是此次招教工作呈现出的最大特点,尤其是来自一些名校的高素质人才的加入,不仅是近年来我市招教工作的一个突破,也必将有效改善市直学校的教师结构,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人才支撑。”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郭宪武说。

事实上,我市今年的招教工作之所以能在“人才抢夺战”中取得“突围”,并在高素质人才引进方面有所突破,与我市招教工作启动较早和深入高校广泛宣传密不可分。

从今年全省各地市的招教工作开展情况来看,我市是较早启动招教工作的地市,而且在招教公告发布的第二天,市教育局就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先后奔赴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等省内各大高校进行宣传,吸引更多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参加此次公开招聘。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当前,在人才抢挖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招聘教师不仅要早下手、早准备,抢占先机,还要在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方面多想办法,这样才能留得住人才,才能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投身我市教育事业中。”市教育局局长王峙东说。

规模大 人数多 市直学校师资难题基本解决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区划调整工作的开展,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市直中小学特别是普通高中办学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部分学校特别是市直普通高中存在师资严重短缺的问题。

“师资力量紧缺带来很多教育问题,比如代课教师的工资让很多学校不堪重负、难以为继,此外大量代课教师的存在,还造成了教师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市教育局人事教育科科长张新有说。

不得不说,对于我市的教育发展来说,招教工作迫在眉睫,也势在必行。从2017年,我市举行的焦作教育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招教考试,到今年招教工作的开展,通过这两次大规模的招教考试和对388名教师的招录,目前已经基本解决了市直学校师资力量紧缺的问题。

近年来,市实验小学发展迅速,学生人数从2004年的500余人增加到现在的2600余人,师资力量紧缺一直是困扰该校发展的一大难题。

“从2017年到2018年,教育局先后为我校招录了39名正式在编教师,这一举措有效地缓解了我校多年来办公经费紧张的问题,稳定了教师队伍,为我校创建省、市级名校提供了保证。”市实验小学副校长郭玉珍说。

对于焦作一中来说,在2017年7月之前,该校共有50名代课教师,每年用于代课教师的各项经费支出多达200余万元。通过两次招教工作,焦作一中共招录近70名在编教师,不仅极大地缓解了该校的经费压力,还解决了教师在职称评定和岗位晋级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焦作一中下一步高考改革的推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人才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我市通过两次大规模招教考试和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不仅为市直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解决了发展难题,也必将全面提升我市教育发展质量,加快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步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无感无感
8钻石站友
15856/30000
排名
111
昨日变化

128

主题

1528

帖子

1万

积分

钻石站友

Rank: 8Rank: 8

积分
15856
沙发
发表于 2018-8-27 21:17 | 只看该作者
这一次也算是办了一件实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我要提意见!
© 2022-2023 焦作信息港山阳论坛 版权所有  豫ICP备19003319号-5 豫公网安备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13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