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娶不起”“死不起”“人情还不起”

[复制链接]
查看: 220|回复: 3
7白金站友
6284/10000
排名
606
昨日变化

132

主题

709

帖子

6284

积分

白金站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284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1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常听人调侃说,“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但是,真正回到了农村,却不一定能感受到农村的淳朴,反而还会有一些陈规陋习,让人真心爱不起来。
比如,让人“娶不起”的天价彩礼,让人“死不起”的豪华丧葬,让人“还不起”的人情礼金等不少问题。
农民的日子再富裕,乡风不好也白搭。咋办?
近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等部门在国新办召开发布会,介绍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并就上面这些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回应。


农村陋习真的有治了?一起看看——
天价彩礼“娶不起”

现在,农村娶个媳妇要花多少钱?
可能各地有不同的标准,但这些词你可能多多少少都听过——
“三斤三两”:按照百元人民币重量计算,彩礼大概在13万至15万元之间;
“万紫千红一片绿”:万张5元钞票,千张100元钞票,50元的钞票再撒满一片,大概在18万元左右;
“一动不动”:“一动”指的是10万元以上的小轿车,“不动”指的是12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总共四五十万元,只多不少。



这只是彩礼,还不包括结婚的其他花销在农村没点家底,真是娶不起。
豪华丧葬“死不起”

“孝”是一种美德,但如果只把“孝心”放到父母亲的丧事上呢?
在农村一些地方,就有这种“薄养厚葬、大操大办”的陋习
在这种风气下,为了彰显孝子贤孙的孝心,丧事也有攀比之势,甚至是硬着头皮大操大办。
据了解,某些地方的农村丧事花销不少。一般丧事最少要3天,要请道士和尚做法事,要请乐器队或者歌舞团,还要管前来吊唁的亲人和帮忙邻居吃喝……
整个一套下来,少的花个三五万元,多则十几二十万元
让很多人感叹就连死也死不起!
人情礼金“送不起”

乡村要有人情味,但不能让农民背上人情债。


根据农业农村部搞的驻村调查,农民现在消费第一支出就是食品。在过去,看病支出排在第二位,但现在很多农民家庭第二支出就是人情礼金
都有哪些礼金呢?
  如果说婚丧嫁娶等大喜事,送礼金也情有可原。但现在比如幼儿满月、小孩升学、乔迁新居统统都要收礼金,有的甚至家里母猪下崽都要请客收礼。
而且,礼金标准也在不断增加。一般都要200元至500元左右,关系相对紧密的亲友礼金标准要上千元。
随着人际关系范围扩大,礼金范围也在扩大。逢年过节,大几千的支出,让很多人承受不了。
几个大招一起上

治理几个“不起”,还要什么招都有。在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就提出了三招——


第一招,制定规则。
通过村民讨论制定村规民约,靠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对红白喜事采取约束性措施。
第二招,严厉整治。
加强对农村婚介机构和农村“媒婆”的管理,重点整治利用婚丧嫁娶敛财等违法犯罪行为。
第三招,完善法律。
只靠村规民约还不行,还得加快推动相关法律完善。前不久,民法典草案三审稿家庭编,就增加了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等条款。
除了治理,还要宣传引导。引导农村青年抵制高额彩礼,创新农村婚丧宴席举办方式,明确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和服务承诺等,防止大操大办、浪费攀比。
神通广大的网友们,你们还听说过哪些陈规陋习?又有哪些治理的高招妙招?都一起唠唠吧!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无感无感
7白金站友
4214/10000

118

主题

527

帖子

4214

积分

白金站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14
QQ
沙发
发表于 2019-10-30 10:43 | 只看该作者
买不起,看不起
7白金站友
6284/10000
排名
606
昨日变化

132

主题

709

帖子

6284

积分

白金站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284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10:46 | 只看该作者
那个万紫千红一片绿,我同学家乡流行的。。。
4高级站友
214/500

25

主题

55

帖子

214

积分

高级站友

Rank: 4

积分
214
地板
发表于 2019-10-30 11:39 | 只看该作者
没钱寸步难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我要提意见!
© 2022-2023 焦作信息港山阳论坛 版权所有  豫ICP备19003319号-5 豫公网安备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13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