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君子之梅花国画:诗人画家郑晓京作品

[复制链接]
查看: 11787|回复: 0
7白金站友
6563/10000

856

主题

365

帖子

6563

积分

白金站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563
QQ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0 15:5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古代文人对梅花情有独钟,视赏梅为一件雅事。梅花不仅具有魅力的外表,它的香味也是别具神韵、清逸幽雅,被历代文人墨客称之为暗香。从古至今关于梅花的绘画作品也有很多,古有“扬州八怪”等,从近现代的梅画作品看,他们注重在继承传统中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面貌。
画家郑晓京笔下的梅花国画,突出了诗、书、画、印相统一的整体美感,强调中国画水墨精神,以大写意的笔法表现梅花的神韵,如此的文人艺术佳作,也引起了众多书画爱好者的目光,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郑晓京老师笔下的写意梅花国画吧!
作品展示图:
写意梅花图 郑晓京老师四尺竖幅梅花作品《冰雪红梅》(作品选自:易从网)
开向寒崖野涧中,满天香气透穹窿。
一身铁骨丹心在,任尔霜烟雨雪风。
——郑晓京
郑晓京的《冰雪红梅》气势非凡,在寒风中盛开,在冰天中怒放着生命的激情,这是何等的高昂,又是何等的令人思索。萧瑟的冬天竟有如此生命的绽放,怎能不被千年文化所厚养,所钦佩,梅花本就是文人的象征,是精神层面的写照。
作品细节展示:
写意梅花图 郑晓京老师四尺竖幅梅花作品《冰雪红梅》(作品选自:易从网)
在中国画流传至今的数千年中,梅花作为一个单独的画种也有千年的历史了。唐代張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记载,南朝梁国張僧繇曾画过《咏梅图》,这也许是古代画家画梅的最早记录。宋代的《宣和画谱》、《图画见闻志》均有记载前代画家画梅作品等,可惜画作都已失传。
入宋以后,随着梅花精神内涵的挖掘,画梅风气渐盛。历史上最早开创以水墨为梅花的是北宋衡州华光寺长老仲仁。仲仁,号“华光长老”,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为北宋时期高僧和画家,因始创墨梅画法,被称为“墨梅鼻祖”。
装饰效果展示图:
写意梅花图 郑晓京老师四尺竖幅梅花作品《冰雪红梅》(作品选自:易从网)
华光长老酷爱梅花,北宋元佑年间,华光长老寓居衡州华光山。一日月夜未寝,突见窗间疏影摇曳,为月光下随风摆动的梅枝的投影。受此启发,遂创作出用水墨深浅作梅花的墨梅画法。大诗人黄庭坚见了大加赞扬说:“如嫩寒清晓,行孤山篱落间,但欠香耳。”一时华光长老的墨梅便成了画坛上一个新的品种。赵孟頫也曾在题跋上说:“世之论墨梅者,皆以华光为称首。”华光长老不仅开创了墨梅画法的技法,并在画梅理论研究上也是先行者,其留传于世的有《华光梅谱》,书中分口诀,取象、三十六病、画梅总论、画梅别论等内容,对画梅的基本方法、基本技法,以及对画梅易犯的毛病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画梅理论的专著。
装饰效果展示图:
写意梅花图 郑晓京老师四尺竖幅梅花作品《冰雪红梅》(作品选自:易从网)
郑晓京在《冰雪红梅》中所贯穿的是我们国人的精神也是国人热爱梅花象征的意义。他是位善于学习的人,始终把握住追溯历史上的画梅大家的踪迹,寻找其当下意义中画梅的含义,以此来激发生命的价值和推动艺术新的梅花精神。历朝历代都是朝着梅花精神去刻画其艺术内涵的。得华光长老遗韵并将之发扬广大的是北宋的扬无咎,他创造了两种画梅方法:一是烘托法,用水墨在绢上烘染作为底色,托出点点洁白的花朵;二是圈花法,即用墨线勾出花瓣。当时扬无咎的墨梅极富盛名。
装裱效果展示:
写意梅花图 郑晓京老师四尺竖幅梅花作品《冰雪红梅》(作品选自:易从网)
刘克庄曾记:“其墨梅擅天下,身后寸纸金”。扬无咎为人耿直,不为朝廷所重。他把自己画的墨梅,送给宋徽宗赵佶看,但赵佶不满他画中的“野逸”之气,而鄙之为村梅,扬无咎索性在自己的梅画上题“奉敕村梅”,表现了他不卑不亢的人格气度和特立独行的艺术追求。这种在绘画中表现出来的所谓“清高、野逸”成为一股强大的艺术思潮,代表了文人士大夫绘画的独特体系与审美取向。
时至今日,不也正是那些耿直画家们所追求的吗?郑晓京的《冰雪红梅》不正是这一精神的写照吗?无论是红梅还是墨梅,其宗旨就是一样,是一种精神与人格的象征,象征真做人要如梅花一样坚贞不屈,不畏严寒风霜,怒放的生命自由地奔放,就算是天寒地裂,也要活出个精彩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无感无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我要提意见!
© 2022-2023 焦作信息港山阳论坛 版权所有  豫ICP备19003319号-5 豫公网安备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13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