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即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
中国设定的最低缴费年限相对来说比较短。据中国经营报报道,法国从2018年开始,退休者享受全额退休养老金的工龄从41年零3个月提高为41年半,计划到2035年法定工龄年限达到43年。德国规定被保险人想要领取养老年金,必须达到设定的年龄界限,正常要求缴费满35年,德国正常退休年龄是65周岁。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董克用介绍,我国在1997年完善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首次明确职工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当时中国正在经历城镇化初期,很多劳动者就业时间并不长,因此缴纳年限定为15年。但是现在,实际退休人员普遍都已缴纳了超过15年的基本养老保险。”董克用说。
按当前规定,凡是用人单位的员工,在单位一年就应缴一年社保费,一直缴到退休,并非只缴15年就可不缴。不过,对于灵活就业和阶段性就业人员来说,按最低年限缴纳的情况则很常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对界面新闻表示,延迟退休、提高基本养老金缴纳年限,是我国老龄化背景下的必然举措。表示,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缴纳遵从度很低,且随着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和网络经济越来越发达,带动灵活就业人员数量增长,过了15年门槛而停止缴保险金的人数也从十年前的10%,增长到现在的20%,“如果不提高最低缴费年限,缴得少,退休金领得也少,对个人以及对制度的可持续性都是不利的。”
董克用也表示,如果养老金缴纳人数越来越少,而领取养老金的人数越来越多,养老保险制度会受到很大压力,因此,“这种压力需要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来共同解决。”
对于该如何提高最低缴费年限,郑秉文认为,最低基本养老金缴纳年限应在15年的基础上再提高10至15年为宜,“假设一个劳动者30岁就业,那么按照现有制度,缴纳15年基本养老保险,也才45岁,还有时间和条件继续缴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