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的全身皆可入药,鹿鞭常被人误会是鹿的尾巴,其实鹿尾巴和鹿鞭并不是一个部位。鹿尾巴就是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尾巴,鹿鞭则是它的外生殖器,又称为鹿肾、鹿冲。它们都是历史悠久的补肾益精的名贵中药,鹿尾巴和鹿鞭的区别是什么呢?
《中医大辞典》记载鹿鞭味甘、咸,性温,归肝、肾、膀胱经,具有补肾精、壮肾阳、强腰膝的功效,常用于肾虚劳损、腰膝酸痛、耳聋耳鸣、阳痿滑精、宫寒不孕。
鹿尾巴性温,味甘咸,归肝、肾经,中医认为“阳气聚于角,阴血汇于尾”,鹿尾作为古代帝王药膳,补而不腻,温而不燥,它既是是餐桌上的美味珍馐,也是医药中的保健极品。《青海药材》记载鹿尾巴为滋补药。治腰痛,阳痿。《四川中药志》中记载鹿尾暖腰膝,益肾精,治腰脊疼痛不能屈伸,肾虚遗精及头昏耳鸣。
人们在食用鹿鞭和鹿尾时,要留意关注它们的细微差别。吃法上,鹿鞭和鹿尾巴都可入菜肴和泡酒,还能制成丸剂,如尊禧堂出品的鹿尾食丸,运用现代工艺浓缩了鹿尾和牡蛎、茯苓等药食同源材料的精华成分,使人们能更方便地补充鹿尾营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