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区焦西街道园林社区,李伯书的称呼有很多,“李师傅”“李片长”“李院长”……居民的这些称呼,他都欣然接受。“不同的称呼,一样的含义,能为居民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社区更和谐,就是我的责任。”李伯书说。 李伯书今年68岁,是一名社区网格员,服务区域为园林社区涧西街四号院。“我负责的片区有自建房、有单元房,一共320户居民,还有常住人口……”李伯书说。
1月20日,按照社区值班安排,李伯书当天在园林社区值班。“俺家孩子放假准备回来,需要到社区登记吗?”“我家姑娘结婚了,户口需要迁出,在社区办理什么手续?”面对居民的这些问题,他一边解答一边记录。
社区网格员是个“大官”,与居民直接接触,负责的工作和涵盖的范围很广,服务民生事务、调解矛盾纠纷、宣传政策法规、收集民情信息……虽然工作平凡,但事事连百姓,每一件都很重要。为此,李伯书把自己忙得团团转,每天都不敢松懈。“服务区域有限,但我的爱心辐射范围是无限的。”提起自己的工作,他倍感自豪。
对于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来说,做好网格员的工作并非易事。这些年来,李伯书下了一番功夫。他随身带着记事本,列出每天的工作清单,标注每一个问题的解决进度。“我的电话就张贴在社区公示栏上,居民有啥事都习惯给我打电话,我也乐意帮大家解决问题。”他说。
帮居民调解矛盾纠纷,李伯书一点儿也不含糊。不久前的一天,涧西街四号院两户居民因生活噪声问题产生了纠纷,两家都把对方投诉到社区。了解事情的经过后,李伯书分别到两家做思想工作,最终双方握手言和。“远亲不如近邻,大家住在一起就是缘分,没啥解决不了的问题。”李伯书说。因为办事公道、知事明礼,李伯书成了社区的“明星”,谁家有红白喜事,总喜欢邀请他去主持工作,对于邻里朋友的邀请,他也乐意帮忙。
李伯书总是以身作则,带着居民积极参加志愿活动。楼院环境变好了,邻里关系更和谐了,发生在身边的变化,大家都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记不清参加了多少次志愿活动,李伯书带头,我们自己动手美化家园,虽然辛苦,但很值得。”涧西街四号院一名居民说。
社区网格员的工作内容多且琐碎,高强度的工作十分消耗体力和脑力,对于68岁的老人来说,做好这份工作需要付出很多心血。退休后,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坚守了10年,这离不开家人的默默支持。“老伴承担了所有的家务活,两个孩子也很支持我,我才有时间和精力作奉献。”他说。
想居民所想、急居民所急,是李伯书从事网格员工作的原则。闲暇时,他喜欢带着记事本到辖区居民家中走访,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记者注意到,他随身携带的记事本,密密麻麻记录着居民的问题诉求、基本情况等内容。“辖区里有一些租房户,人口流动性大,我得详细了解每一户的情况,为社区管理打好基础。”他说。去年开展的全国人口普查活动中,李伯书协助工作的片区率先完成了普查任务,赢得了居民和上级主管部门的一致称赞。
社区工作事无巨细,网格员在一线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份工作有苦、有泪,但李伯书从这份工作中体会更多是一分价值。“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能尽己所能为居民做点事,就是幸福。”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