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市“文化草根”创业故事之一 ——姜善之的月季养心园

[复制链接]
查看: 4356|回复: 2
排名
7777
昨日变化

935

主题

1096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494
QQ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6-4 18:3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市“文化草根”创业故事之一
姜善之的月季养心园

焦作晚报  记者 李相宜  2019.5.17
[tr][/tr]

  核心提示

  在圆融寺前广场停好车,随朋友沿右侧山坡一条隐约可见的小径上行约数百步,豁然开朗:梨园深处,花枝招展,香气四溢。转竹篱,过板房,柴门忽现,数座草亭隐然林间……朋友笑言:月季养心园到了。

  近日,记者应邀来到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采访了在该村山坡上创业的月季养心园投资人,一位潜心抄写经典十多年的书法家——姜善之。

  书法天赋,文化家传

  “小姜,有客人来啦!”朋友呼声未落,主人闻声而出:一副窄框眼镜,目光炯炯;一身布衣打扮,步履轻盈;满面春风,拱手相迎……姜善之来也。

  踏进斗室,熏香袅袅,四壁挂满书法作品,分别是《道德经》《心经》《大学》《中庸》里的内容,或隶书,或小楷,字迹工整,颇见功力。书案上铺着一张纸,上面是刚刚抄写的曾国藩语录: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宾主坐下,烹茶说话。主人自言,不久前返乡创业,为时月余,此前在省城教授书法、网上售字,收入颇丰,购房、娶妻、生子,事业顺风顺水,不知不觉已越不惑之年;然离乡愈久,思乡愈切,远离喧嚣闹市、寻求心灵净土的念头与日俱增,由任某校校长之表弟牵线,租下当阳峪村头一片梨园,搭几间草庐,作为书法创作基地,供朋友花前月下,把酒小聚、交流学术、探讨技艺。

  谈及自己的书法爱好,姜善之直言得自家传。其祖上原为安阳富商,经营粮行,因日寇侵华,家破人亡。其祖母携子逃荒到焦作马村,安身立命。后来,其父考入医专,与待王镇王母泉村王家联姻。王家是书香门第,祖上曾任民国时期修武县政府秘书长。

  姜善之自幼颇有书法天赋,又深得舅舅的书法精髓,上小学时即屡屡获奖,及长,书艺愈突飞猛进。习字初期,他专攻隶书,酷爱抄录各种经典。动笔之前,必沐手焚香,屏息静气,正襟危坐,入定之后,方执笔敬录。每每录毕,大汗淋漓,通体舒泰,快不可言。

  网上售字,广结善缘

  书法乃精神产品,投入精力愈大,作品愈精,求之者愈众。起初,姜善之有求必应,无偿送人,获赠者亦为其四处扬名。2011年,他初次尝试网上售字,一幅隶书作品《心经》竟然以800元成交。当时,古玩市场的同款书法作品,一幅标价为50元至200元。

  “书法艺术,一旦喜欢上,就是一辈子的事业。”姜善之感慨,“况且还能借此谋生、养家糊口……”从此,姜善之一发不可收,并到省城发展。网上售字,价格日增,其精心抄录的经典,每幅少则数千元,多则上万元,不一而足。记者看到,国礼书画艺术收藏鉴定中心为其出具的润格证书,标明每平方尺建议价为1.2万元。

  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也邀请他参与一些弘扬经典的文化活动,并收藏了他的部分作品。

  其间,姜善之曾进京深造,参加过多种形式的书法进修班。前年,他到北京中国书画创作院进修时,院长张登强希望他走专业书法的道路,不要满足于当下的市场热销。然而,姜善之无意在书法圈子里混名气。他说:“既然老百姓喜欢我的字,我就一直给老百姓写。通过自己的书法传播中国的文化经典,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儿。”

  月季满园,缘于红颜

  记者发现,梨园中盛开的月季,好像是不久前移栽过来的。虽然月季是焦作的市花,但在这荒郊野外之地种了这么多月季,显然不是当地农民所为。

  “这是一幅《心经》书法作品换来的。”似乎看出了记者的疑问,姜善之解释。

  “花能换字?恐怕是一位红颜知己吧?”记者打趣。

  “还真是一位‘80后’美女!”姜善之笑了。

  原来,家住我省南阳的女网友“蹦蹦”特别喜欢姜善之的书法,曾经为家人和亲戚买过他的几幅书法作品,姜善之也曾以字相赠。此前,“蹦蹦”听说姜善之返乡创业,租下了一片梨园,正好“蹦蹦”朋友家里的月季园需要更换品种,“蹦蹦”就顺便送来一批换下来的月季让他试种。

  姜善之无以为报,连夜抄写了一幅《心经》作为答谢,这下可把“蹦蹦”乐坏了,承诺这几天再送一车月季到焦作。

  “南阳的月季花种植已经成了一项支柱产业,而焦作的月季种植仅限于供市民观赏。我在考虑,如果有可能形成一项新兴产业,干脆在租赁的200亩果林里统统套种月季,把当阳峪这面山坡变成‘花果山’。”姜善之的思维已经不局限于办一个书法创作基地了。

  养心养性,创新发展

  坐在林下花木间,边饮红茶边聊天。谈及为何把书法创作基地命名为月季养心园时,姜善之说:“月季花常开,养心福报来。这些年,不少人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幸福感却越来越少。为什么呢?因为物欲太重,心更穷了!正所谓欲壑难填,人心不知足,永远不幸福。当下扶贫,对贫者是扶其身贫,对富者则要扶其心贫。唯有身心皆富,才是全民小康。”

  谈到来当阳峪创业,姜善之自有高见:“为什么这几年开发商纷纷看好当阳峪?因为这里集千年圆融古寺和千年陶瓷古镇于一身,既靠近市区又贴近山区,还可以直达景区,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好去处,很适合城里人来此修心养性。如果能修复已有的水利设施,把群英水库和青龙峡水库的水引过来,这里便是一个交通便利、有山有水的宜居福地,未来还可能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云集之地。若是产业规划超前,政府服务到位,当阳峪会成为焦作文化产业的‘硅谷’。”

  记者恍然大悟,姜善之打造月季养心园的良苦用心原来在此。

  图① 沐手焚香,抄写经典,是姜善之的生活常态。

  图② 打造月季养心园,文化创新促发展。

  图③ 人养花,花养人,养心养性养精神。

  图④ 只差二三十米,月季养心园便可以与左边当阳峪村的水泥路连通,但姜善之只能望路兴叹。 本报记者 李相宜 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无感无感
.
排名
7777
昨日变化

935

主题

1096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494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6-5 10:18 | 只看该作者
姜善之的月季养心园——我市“文化草根”创业故事之一
2019年5月17日 焦作晚报 记者 李相宜

停车北山圆融寺,沿右侧山坡上的一条小径拾级而上,行约数百步,豁然开朗,梨园深处,月季花枝招展,香气四溢。转竹篱,过板房,柴门忽现,数座草亭隐然林间……随行朋友笑言:月季养心园到了。
日前,记者应邀来到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采访了在该村山坡上创业的月季养心园投资人,一位热衷于抄写经典十数年的书法家——姜善之。
书法天赋,文化家传
“小姜,有客人来啦!”朋友话音未落,主人闻声而出:一副窄框眼镜,目光炯炯;一身布衣打扮,步履轻盈;满面春风,拱手相迎……姜善之来也。
踏进斗室,檀香袅袅,四壁挂满书法作品,系《道德经》《心经》《大学》《中庸》等内容,或隶书,或小楷,字迹工整,颇有功力。书案上铺着一副刚刚抄写的曾国藩语录: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宾主坐下,烹茶说话。得知姜善之不久前返乡创业,为时月余。此前在省城教授书法,网上售字,收入颇丰,购房娶妻生子,事业顺风顺水,不知不觉飞越不惑之年,进入奔五岁月。然离乡愈久,思乡愈切,远离喧嚣闹市,寻求心灵净土的念头与日俱增,便在表弟,某技校校长的引荐下,租下当阳峪村头一片梨园,搭起几间草庐,搞个书法创作基地,供朋友们花前月下,把酒小聚,交流学术,探讨技艺。
谈及自己的书法爱好,姜善之直言得自家传。其祖上原本安阳富商,世代经营粮行,因日军侵华家破人亡。祖母携子逃荒到焦作马村,安身立命。后其父考入医专,与待王镇王母泉村王家联姻。王家书香门第,其外公担任过民国时期修武县政府秘书长。
姜善之自幼颇有书法天赋,又深得舅舅书法家传,上小学时就屡屡获奖,及年长更是突飞猛进。习字初期,姜善之专攻隶书,酷爱抄录各种经典。每每动笔之前,必沐手焚香,屏息静气,正襟危坐,先进入入定状态,然后方执笔敬录,录毕则大汗淋漓,通体舒泰,耳聪目明,快不可言。 r>网上售字,广结善缘
书法乃精神产品,投入精力愈大,作品技艺愈精,求之者愈众。起初,姜善之是有求必应,无偿送人,获赠者亦为其四处扬名。2011年,其初次尝试网上售字,一幅隶书作品《心经》竟然以800元成交。当时,古玩市场的同款书法作品,标价多为50至200元。
“书法艺术,一旦喜欢上就是一辈子的事业。”姜善之感慨道,“况且还能借此谋生,养家糊口……”从此姜善之一发而不可收拾,并进军省城发展事业。网上售字,价格日增,其精心抄录的经典,每幅少则数千,多则上万,不一而足。国礼书画艺术收藏鉴定中心给他出具的润格证书,标明每平方尺书法作品的价格为12000元。
与此同时,中国道教协会、中国佛教协会也先后邀请他参加一些弘扬中国经典文化的活动,并收藏了他的一些作品。
其间,姜善之曾进京深造,参加过清华美院举办的各种形式的书法进修班。前年,他到北京中国书画创作院进修时,院长张登强希望他走专业书法的道路,而不要满足于走市场化的路子。然而,姜善之却无意在书法圈子里混名气,只想在市场上求效益。他说:“既然老百姓喜欢我的字,我就一直给老百姓写。通过自己的书法,去传播中国的文化经典,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月季满园,缘于红颜
记者发现,梨园中盛开的月季,好像是新近移栽过来的。虽然月季是焦作的市花,但在这荒郊野外之地种了这么多的月季,显然不是当地农民所为。
“这是一幅《心经》书法作品换来的。”似乎看出了记者的疑问,姜善之解释道。
“花能换字?恐怕是一位红颜知己吧?”记者打趣道。
“还真是一位80后的小姑娘干的事!”姜善之笑了。
原来这是一位家住南阳的女网友,网名叫蹦蹦,特别喜欢姜善之的书法,曾经为家人和亲戚买过几幅作品,姜善之也时常以字相赠。前些日子听说姜善之返乡创业,租下了一片梨园,正好她朋友家里的月季园需要更新换代月季品种,就托顺路车送来了一批月季让他试种一下。
姜善之无以为报,就连夜抄写了一幅《心经》作为答谢。这下可把蹦蹦乐坏了,承诺再送一车月季来焦作。
“南阳的月季花种植已经成了一项支柱产业,而焦作的月季种植仅限于市民观赏。我在考虑,如果有可能形成一项新兴产业,就干脆把所租赁的200亩果林,统统套种上月季,把当阳峪这面山坡变成花果山。”姜善之的思维已经不局限于办一个书法创作基地了。
养心养性,创新发展
坐在林下花木间,边饮红茶边聊天。谈及为什么把自己的书法创作基地命名为“月季养心园”时,姜善之说:“月季花常开,养心福报来。这些年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了,但是幸福感却越来越少了,为什么呢?因为人心不古,心更穷了!正所谓欲壑难填,人心不知足,永远不幸福。当下扶贫,对贫者是扶其身之贫,对富者是扶其心之贫。唯有身心皆富,才是全民小康!”
谈到自己为什么来当阳峪创业,姜善之自有高见:“为什么这几年开发商纷纷看好当阳峪,因为这里集千年古寺和千年古镇于一身,交通十分便利,既靠近市区又贴近山区,还可以直达景区,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好去处,很适合城里人来这里修心养性,未来必定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云集之地。政府若能超前规划、服务到位,当阳峪或将成我市文化产业的‘硅谷’。”
记者恍然大悟,姜善之打造月季养心园的良苦用心原来在此。



.
排名
7777
昨日变化

935

主题

1096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494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6-5 16:06 | 只看该作者

15.jpg (301.3 KB, 下载次数: 9)

15.jpg

14.jpg (275 KB, 下载次数: 8)

14.jpg

13.jpg (300.13 KB, 下载次数: 8)

13.jpg

12.jpg (437.56 KB, 下载次数: 7)

12.jpg

11.jpg (416.99 KB, 下载次数: 8)

11.jpg

10.jpg (481.47 KB, 下载次数: 7)

10.jpg

9.jpg (258.98 KB, 下载次数: 7)

9.jpg

8.jpg (440.07 KB, 下载次数: 8)

8.jpg

7.jpg (38.16 KB, 下载次数: 7)

7.jpg

6.jpg (84.38 KB, 下载次数: 7)

6.jpg

5.jpg (52.5 KB, 下载次数: 9)

5.jpg

4.jpg (100.55 KB, 下载次数: 7)

4.jpg

3.jpg (57.1 KB, 下载次数: 8)

3.jpg

20.jpg (248.42 KB, 下载次数: 7)

20.jpg

19.jpg (150.7 KB, 下载次数: 8)

19.jpg

18.jpg (264.84 KB, 下载次数: 7)

18.jpg

17.jpg (397.9 KB, 下载次数: 8)

17.jpg

16.jpg (274.09 KB, 下载次数: 8)

16.jpg

2.jpg (30.66 KB, 下载次数: 9)

2.jpg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我要提意见!
© 2022-2023 焦作信息港山阳论坛 版权所有  豫ICP备19003319号-5 豫公网安备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13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