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山阳”陶罐:曹丕以山阳县赋税换了大汉江山

[复制链接]
查看: 2224|回复: 0
排名
11426
昨日变化

2812

主题

2808

帖子

6万

积分

开国元老

Rank: 6Rank: 6

积分
61558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09:1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86年7月,焦作市山阳区河南轮胎厂汉墓出土一件令考古工作者惊喜的文物。只见,它直领圆唇、丰肩、鼓腹,弧腹下收、平底,肩部阴刻隶书“山阳”二字。

它,就是焦作市博物馆的重量级文物——“山阳”陶罐。

焦作,古称山阳。这一陶罐的出现无疑是对焦作古代城市发展史的深刻印证,也为研究我市国保单位——山阳故城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山阳故城始建于东周时期,汉置山阳县,山阳故城为县治所在地。两汉时达到顶峰,北齐时期废弃并入修武县。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嫪毐(lào ǎi)封为长信侯,予之山阳地,令毐居之。宫室车马衣服苑囿驰猎恣毐。事无大小,皆决于毐。又以河西太原郡更为毐国。”其中,“山阳地”即是以山阳故城为中心的太行山南麓平原地区。

西汉高祖二年,设立河内郡,下辖十八个县,山阳县即是其中之一。不要小看山阳县所在的河内郡,两汉时期属司隶州,即司隶校尉监管地区。司隶校尉初设于西汉武帝,负责督察“三辅(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三郡)、三河(河南、河东、河内三郡)、弘农”七个郡的官吏和豪强,和刺史一样为低级监察官员,但到东汉时,司隶校尉权盖三公,因朝会时和尚书令、御史中丞一起都有专席,因而时称“三独坐”。河内郡所属的“三河”地区,特别是在东汉时期“三辅”地区经济衰落之时,成为东汉王朝重要的经济支柱和军事屏障,而山阳故城也在此时走向巅峰。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丕以山阳县的赋税换取了刘协的整个帝国,“山阳”成为刘协的食邑。刘协在这里谪居十四年而终,谥号孝献皇帝,其禅陵位于今修武县境内。刘协死后山阳公又传三代而止。

关于山阳故城被废弃原因的研究较少,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北朝时期的东魏、西魏、北齐等王朝频繁更替、战乱不断有关。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玮萱 通讯员 荣昱森 摄影报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无感无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我要提意见!
© 2022-2023 焦作信息港山阳论坛 版权所有  豫ICP备19003319号-5 豫公网安备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13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