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委会是家长委员会的简称,是近年来为了满足家校联系需求而形成的一个新型学校组织。从本质上讲,是学校联系广大学生家长的桥梁和纽带,是支持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众自治组织,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学校进行监督、保障学生的权利和利益,比如在学校收取额外费用时。但是现实中,有些家委会却成为学校向家长“乱收费”的管道。 近日,有网友反映环南一小出现“乱收费”现象,班级的家委会在班级群里通知,为了让孩子在一个团结,温馨的而环境里学习和成长!家委会提倡为班级制作一个文化展示墙,并将费用明细发给了大家,还反复强调为了孩子们,多多理解,但还是以自主自愿为基础。 对于教室文化展示墙,家长集资制作也是为了孩子,并且遵循自愿的原则,听上去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合规。但关键问题是家长集资用于学校事务支出,在事实上就造成了“乱收费”,就算老师和学校没有授意,接受家长的捐赠就属于违规行为。而且家长真的都是自愿的吗?就算不是由老师和学校发起的,许多家长也因为怕孩子在学校被区别对待,都会选择为此买单。从网上不断出现的“网友反映”,也不难看出许多家长都是“被自愿的”。 其次,班级里的家委会如此“能干”的原因,就是校方将职责推卸给了家委会。为教室制作文化墙,保障孩子良好的学习环境不应该是学校的职责吗?环南一小作为一所公立小学,公立学校的教育经费是有保障的,不应再给家长增加额外负担,更不能向家长转嫁,或接受家长们的“自愿捐助”。 实际上,不光是环南一小,焦作市实验小学的家长也曾在政府在线上反映过因布置文化墙、桌布等事项需要每人缴纳班费200元的问题。此类事情层出不穷,不断有家长在网上反映,而教育局至今未有相关规定出台限制此类事情,难道这类事情不归教育局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