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段紧急救援的视频在焦作人的朋友圈刷屏!视频显示,几名医护人员推着跪在上面进行抢救的医生和2岁宝宝急速行进。据了解,这是发生在焦作市人民医院的一幕,2岁宝宝因花生米卡在喉咙里而昏迷不醒,医护人员火速抢救并转运,医生情急之下跳上推车跪着为孩子扶着气管插管,以防插管掉落。
2岁孩子昏迷不醒 医生跪在推车上抢救
“医生,救命啊!快救救我家孩子吧!"2021年1月31日深夜十一点,焦作市人民医院接到马村区人民医院电话,说一名2岁的宝宝情况比较危急,随时有生命危险需要立刻转院!
当晚十一点十七分,马村区人民医院救护车在焦作市人民医院门诊楼前停下,出诊医生怀抱着患儿跑进抢救室,急诊值班医师,急诊科副主任李论及护士吴洋,谢丹丹紧急评估,患儿昏迷状,口唇、指端紫绀,心电监护提示指脉氧饱和度45%(正常大于95%),结合病史,考虑气道异物窒息,立即规范化实行紧急小儿海姆立克法排除异物,可能异物体积大,手法排除法效果差,孩子危在旦夕,随时可能心跳停止。
急诊科医护人员当机立断立即给患儿经口气管插管并口腔分泌物吸引,让空气能够进入到肺部,并随即紧急状态下行静脉通道建立等常规抢救措施,人工气道的成功建立使患儿口唇、指端片刻间转红润,肢体及神志好转,为求进一步去除气管内异物,立即通知耳鼻咽喉科,耳鼻咽喉科当班医生很快来到急诊科并与急诊医护人员一起顶着寒风,开辟绿色通道,将患儿直接送往手术室。
转运途中,由于患者年龄太小,路途遥远,存在插管脱出,患儿咬管的可能,在送往手术室的路上,急诊科副主任李论一路跪在担架推车上扶着气管插管,以防插管掉落。
多科室联合抢救 宝宝转危为安
医护人员一边急忙准备抢救措施,一边向心急如焚的家长询问具体情况。原来,在半个小时前,这位2岁的小男孩,趁家长们不注意,随手拿了一颗花生米塞进嘴里,随后出现剧烈呛咳,几分钟不到,孩子面色便开始发紫。孩子家长当机立断,抱着孩子火速送往医院。
而此时,正在家中休息的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张学聪医生接到同事的电话后,立刻驱车赶往市人民医院,因为情况比较紧急,在还未办好相关入院手续的情况下,焦作市人民医院特意为这位2岁的宝宝开设了一条“绿色救援通道”。
为这么低龄而且气道已经被气管插管填塞的孩子手术,怎么平衡手术通道和麻醉、呼吸通道之间的关系异常关键。首先需要麻醉医生利用这条通路将孩子的血氧饱和度提升到100%;随后快速的拔除气管插管,将呼吸道这条让手术器械的通道重新畅通,而此时,失去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后,孩子的携氧量最多够支撑3分钟而已。
“这意味着我们只有三分钟时间深入到支气管取出异物,然后麻醉医生再度重新完成气管插管”张学聪副主任比较激动地诉说着当时情况,在手术团队和麻醉医生的配合,在先进设备的辅助下,完成得一气呵成,顺利地将滞留气管的花生米异物取出,而这一系列操作仅仅用了2分钟时间。
“目前,孩子的各项指标趋于正常,不日即可出院。这个孩子很幸运,如果这是一整颗花生,如果再晚个一两分钟,可能这孩子真的就没了。”作为耳鼻咽喉科专家,张学聪医生接触过不少异物卡喉后送医的患儿,每次遇到这样的案例,他总会不厌其烦地告诉家长,应该怎么规避类似的风险。“3岁以下的儿童就不应该接触坚果,也不要当着低龄婴幼儿的面吃坚果。真要出了事,别说家长接受不了,我作为医生都接受不了。”
事后回忆:医生感动,家人感谢
生死关头,生命第一。本该在家休息的张学聪副主任接到电话后,急忙赶往医院参与抢救。而急诊科副主任李论为了孩子的安危,一路跪在推车上为孩子扶着气管插管,以防插管掉落。还有所有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跑上跑下,推着推车一路飞跑......
“当时我们真的都懵了,实在太害怕了。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医生、护士。”孩子妈妈回忆当时救援的场景,还泪流不止。在得知孩子抢救成功后,孩子父亲再也无法抑制住内心的情绪,当场下跪感谢医生、护士们的救命之恩。
小编手记:
救死扶伤是医生天职,医者仁心乃医生应具的品质。在这次紧急的抢救过程中,焦作市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秉承并践行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和基本职能,为他们点赞!也为焦作市人员医院为生命开通的“绿色救援通道”点赞!感谢所有的“白衣天使”,挽救了一个家庭的悲剧!
|
来自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