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访中,我结识了两位回归田园,扎根农村,励志创业的90后。一位是东王曲乡的魏亚林,回到家乡发展猕猴桃种植,并通过网络营销打开销路,实现创业;另一位是在沁阳种草莓的外地青年丁坤,依靠家人过硬的草莓种植技术,在沁阳承包了40余亩土地种植草莓,并亲自跑市场,找销路,迅速获得沁阳周边市场青睐。 对比之后,发现他们两人之所以能够在土地中挖出金子,原来他们有着相似之处:魏亚林发觉在在家乡种植猕猴桃还是个新鲜事,不妨回去试试,丁坤从亲戚口中得知,沁阳种植草莓的人较少,市场空间大,于是动心了。两人都敏锐的发觉到基层农村市场的潜力。他们虽然年轻,缺少种植经验,但他们善于学习,从父辈那里寻找技术支持,并善于借助互联网开拓市场,创新营销。除此之外,他们不怕吃苦,起早贪黑,在田地里摸爬滚打,学着父辈的样子在土地里努力耕耘。有付出才会有回报,他们的果子丰收了,创业的步伐走得更稳健了。 为此,笔者不禁感叹,当下的乡村,在创新、创业的时代潮流中,返乡创业的种子正在这片热土上播撒。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接踵而来的政策优惠正唤醒这片肥沃的热土。如今,中西部地区、中小城镇的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农村何尝不是青年奋斗的新战场、实现人生价值跃迁的新路径。 人的成长进步,与树的生长一样,都需要“深扎根、不离土”。基层,就是那方厚土,看似粗糙不堪,实则富含营养,是青年历练作风、锤炼本领、增长才干的好地方。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吃苦。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青年的成长,没有捷径可走,唯一正确的途径就是苦干实干,多干小事,干好小事,一步步积累经验,付出艰辛努力,去赢得人生出彩。 然而现实中,许多人却不懂得这个道理。有的青年大学毕业后,不想吃苦,好吃懒做,贪图享受不做事;有的青年怕吃苦,工作挑轻松的做,稍微派点重活,就吃不消,叫苦连天,甚至辞职不干;有的心态不好,眼高手低,不愿去基层,不愿干小事……不敢担当者必难担重任。吃不了苦的青年,从小处看不利于个人的成长进步,难有大作为,从大处看也有负时代重托,必将遭时代遗弃。 乡村的发展需要新生力量,也呼唤更多奋斗者。唯有艰苦奋斗才能成就不凡梦想。如今,脱贫战役已经进入攻坚阶段,乡村振兴的序幕刚刚拉开,农村的广大天地仍大有可为,让奋斗的青春沾点泥土的芳香吧,脚踏泥泞、俯身躬行,乡村的活力与青春的芳华就能彼此激活。 时代让我们相信,“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