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而看到一篇文章:科霖达-菊珍悄悄地和以直销闻名的太阳神合作,推出了每瓶51元的菊珍产品。看到这条消息,让人感觉有点啼笑皆非。
2014年前后,菊珍曾在焦作名噪一时。只不过,这种“名噪一时”表现出来的更多是折腾:从清火喝菊珍,到嗓子不舒服喝菊珍,再到喝酒护肝喝菊珍,两年内换了三次定位广告词,产品价格也升了降降了升,来回波动。2014年9月,我曾写了一篇稿子,题为《菊珍短板》,指出了菊珍的几个问题:定位模糊,广告语脱节,渠道不畅终端乏力和品种单一难以支撑整个品牌体系。没想到,几年下来,菊珍依然没有补齐这几个短板,反而和直销牵了手。
虽然有点恨其不争,但老断依然能够感觉出菊珍经营者的无奈:那么大规模的厂子需要资金维持,产品销路又打不开。不这样,又能如何呢?
其实,这种无奈,又正是整个焦作怀药精加工行业的无奈。焦作虽是四大怀药的故乡,但我们不得不遗憾地承认,虽然背靠“四大怀药”的地域品牌和旅游城市的背书,咱们焦作的怀药却却依然处于尴尬的“粗加工”阶段。凡做精加工的,要么已经做古,如怀宝、易生元等;要么便死气沉沉,在生存的边缘挣扎。最著名的代表便是菊珍。反倒是那些做粗加工的,给山药加个盒子当礼盒卖,把菊花做成一朵朵地卖,却都活得挺滋润---据说,一朵云台冰菊,已经卖到了60元。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细细一想,我们就会发现:精加工投资大、成本高,推周期长、品牌难树立。而粗加工则属于短平快项目,包装起来便赚钱---毕竟咱们有着四大怀药之乡的影响呢!
但是,这种情况正常吗?毕竟精加工产品才真正具备附加值、可以打造真正的品牌名片,真正可以实现富民的。
现在都在讲究“全域旅游”。但为什么全国闻名的怀药精加工,却搭不上全域旅游的快车。这一点,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四大怀药精加工产品到底应该如何发展?老断认为,一是要搭上全域旅游的快车。方法有两个:一个是建设集从种植到产品展示于一体的四大怀药旅游基地;一个是通过云台山、青天河景区的全国大流量吸粉打造四大怀药宣传与营销平台实现品牌传播。二是要集中拳头打造品牌。各做各的受资金、人才、规模等限制,要想全面成功可能性微乎其微。不如以股份制的打造一个品牌,各精加工企业符合标准的统一授权使用,形成品牌规模效应。集中力量共享渠道、共铸品牌;三是要加强源产地保护及溯源管理,维持四大怀药品牌形象。每当看到有把山东山药当温县山药卖,甚至有消息称在电商平台卖温县山药,却直接从山东发货,老断心里就难受。这是明显砸自己的招牌啊!四是如果干脆认为自己做不了四大怀药精加工品牌,则不如干脆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如加多宝这样的企业进行四大怀药精加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这样至少会让种植者、税收、就业等方面让焦作享受多种红利。
四大怀药闻名全国,焦作却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精加工品牌,没有一家堪称龙头的精加工企业。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老断期待着,期待着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看到怀药精加工行业在焦作崛起。那样,焦作幸甚!
|
如果觉得好,就打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