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高人矮郭沫若

[复制链接]
查看: 2246|回复: 3
v
7白金站友
2009/10000
排名
1049
昨日变化

11

主题

25

帖子

2009

积分

白金站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09
QQ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2-6 16: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二闲来无事,说说无耻文人。

文章虽我原创,多为网上拼的。

你要也正悠闲,看看涨点姿势。


        郭沫若,1892年11月出生于四川乐山,是著名的大文豪,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但文高人贱,如同秦桧的书法,我们看看他的为人处世。
        郭沫若一生正式婚姻有3段,第一个老婆叫张琼华,是包办婚姻的悲剧,成婚当天郭沫若揭开张琼华盖头,因嫌相貌丑陋夺门而去,两人未曾同过房,张琼华一辈子守寡活到1980年,两人无子女无感情。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初到日本之时曾饱受歧视,过得异常艰苦,加上还有包办婚姻的心灵创伤,他一度患上了忧郁症,甚至想到过自杀。不过,当他遇到了佐藤富子,一切都变了。1916年,郭沫若去圣路加医院看望好友,他首次见到日本护士佐藤富子就一见钟情,很快两人坠入情网。佐藤富子出生于日本名门望族,祖父是北海道大学的首届校长,父亲是北海道大学的工程师,和郭沫若同病相怜,佐藤富子也是对父母安排的婚姻极为不满,在出门当了护士。佐藤富子为了跟郭沫若走在一起,和全家断绝了关系,搬到了冈山,而且还让郭沫若起了个中文名“郭安娜”。郭沫若一家人搬到冈山后,经济非常拮据,郭当时只是个穷学生,但两个人琴瑟和鸣非常恩爱,先后有了四儿一女。
        1924年,郭沫若从九州大学毕业后,曾带着安娜和三个儿子回上海居住过一段时间,但当时因为太贫穷,安娜在中国过得并不开心,全家人先后就回到了日本。1926年郭沫若要投笔从戎参加北伐,又带着全家重返上海,结果两年后郭沫若上了国军的通缉名单,全家又回到了日本。从此,郭沫若在日本呆了10年,直到全面抗战爆发,他又离开安娜一家人独自回国参战。郭沫若走后,安娜一家人受到牵连,安娜被日本逮捕,严刑逼供了20天。安娜出狱后忍辱负重,独自挑起家庭重担,抚养5个孩子读书长大。郭沫若回到中国后,很快就和安娜彻底断了联系。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安娜认为苦日子熬到头了,就萌生了回到中国找丈夫的念头,当日本当局百般刁难,只要安娜去中国就失去日本国籍。1948年春,当安娜终于打听到郭沫若去了香港定居,就迫不及待带着子女飞往了香港,结果安娜看到的是,郭沫若已经有了新家,和于立群成婚后都有了5个孩子。
        安娜心胆俱裂痛不欲生,为了不再让另一个家庭破裂,她强忍着悲痛带着孩子去了宝岛,随后去大连定居,从此一辈子就扎根在了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安娜加入了中国国籍,其5个子女也先后来到了中国。到了1978年,郭沫若病危躺在病床上,郭沫若终于同意安娜再见一面的请求,85岁高龄的安娜去北京探望郭沫若,两人再见面时只有只言片语的嘘寒问暖。1994年,安娜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临终前安娜将所有的积蓄全部捐给了中国,值得钦佩。
        值得一提的是,郭沫若的第三个老婆于立群也是个悲剧。郭沫若死后几个月,于立群发现丈夫在日本留学期间和自己的亲姐姐于立忱曾同过居,于立忱因无法和郭沫若成家忧郁而死(因当时郭和安娜在婚),于立群在得知真相后悲愤的选择了上吊自杀。

        以上是郭大流氓的为人,我们再看看他的处世。
        在文化大革命中,为了媚上,曾在现场为江青献诗:

《献给在座的江青同志》(有报纸发表记录)

亲爱的江青同志,

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你善于活学活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

你奋不顾身地在文化战线上陷阵冲锋

使中国舞台充满了工农兵的英雄形象。


        而没过多久,四人帮被打倒,立马又是一首著名诗篇出版,在第二首中这位“亲爱的”“好榜样”竟成了“精生白骨”!所以说,历史上见过无耻文人。却没见过这么无耻的!

《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

1976年10月21日


大快人心事

揪出四人帮

政治流氓文痞

狗头军师张

还有精生白骨

自比则天武后

铁帚扫而光

篡党夺权者

一枕梦黄梁

野心大

阴谋毒

诡计狂

真是罪该万死

迫害红太阳

接班人是俊杰

遗志继承果断

功绩何辉煌

拥护华主席

拥护党中央


        其实五个月前,他还有一首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周年》

1976年5月12日


四海《通知》遍

文革卷风云

阶级斗争纲举

打倒刘和林

十载春风化雨

喜见山花烂漫

莺梭织锦勤

茁茁新苗壮

天下凯歌声

走资派

奋螳臂

邓小平

妄图倒退

奈“翻案不得人心”

“三项为纲”批透

复辟罪行怒讨

动地走雷霆

主席挥巨手

团结大进军


        一贯的墙头草两边倒,最后也没有给自己带来保护利益。解放初期发出的《十批判书》,曾是郭沫若敢于挑战强权,自由、批判精神的象征,但是随着批林批孔运动的开始,特别是毛泽东发表了《读封建论?赠郭老》: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

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多行秦政制,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郭沫若不得不抱病捉笔,写诗给毛泽东认错:
春雷动地布昭苏,沧海群龙竞吐珠。

肯定秦皇功百代,判宣孔二有余辜。

十批大错明如火,柳论高瞻灿若朱。

愿与工农齐步伐,涤除污浊绘新图。

读书卅载探龙穴,云水茫茫未得珠。

知有神方医俗骨,难排蛊毒困穷隅。

岂甘樗栎悲绳墨,愿竭驽骀效策驱。

最幸春雷惊大地,寸心初觉识归途。


        其实《十批判书》是郭沫若在抗战时期写成的,主要是影射和鞭挞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几十年后的郭沫若当然再没有当年的锐气,只好毫无保留地接受毛泽东的裁决,表示要用毛泽东的“神方”排除自己头脑中的“蛊毒”。

        多亏周恩来挺身相护,郭沫若终于度过了“文革”劫波,但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67年4月,郭沫若的小儿子郭民英在音乐学院被人揭发“特殊化”,愤而自杀。第二年4月,大儿子郭世英又在中国农业大学遭绑架关押,受尽酷刑后含冤去世。接连失去两个爱子,郭沫若肝肠寸断。从郭世英惨死的那天起,郭沫若经常伏在案头,用颤抖的手,一笔一划地抄写儿子的日记,把对爱子深深的父爱和内疚,融进那厚厚的手抄本中。


timg.gif (34.63 KB, 下载次数: 14)

timg.gif

timg.jpg (14.74 KB, 下载次数: 14)

timg.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无感无感
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
排名
6163
昨日变化

6

主题

416

帖子

267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70
QQ
沙发
发表于 2019-2-7 20:24 | 只看该作者
其人其品,众人皆知,不提也罢。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http://blog.sina.com.cn/qiujiheyu        QQ282838307
7白金站友
2884/10000
排名
4483
昨日变化

7

主题

43

帖子

2884

积分

白金站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84
板凳
发表于 2019-2-11 17:42 | 只看该作者
[b]既然郭本人这么不咋地,新中国成立后地位始终比较显赫,又做何解释........
如果您觉得好,就请打赏吧1
7白金站友
1373/10000
排名
1137
昨日变化

0

主题

491

帖子

1373

积分

白金站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73
地板
发表于 2019-2-12 15:56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人品,无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我要提意见!
© 2022-2023 焦作信息港山阳论坛 版权所有  豫ICP备19003319号-5 豫公网安备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13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