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山阳区有个墙南村, 它是建在山阳故城上的一个村庄。 远处,一个现代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脚下,因藏很多宝贝, 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谁也不敢随便动它一下。
墙南村离市区很近,虽没有高楼大厦, 但人们生活得很幸福。
山阳故城在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 为周文王子雍伯封国, 是一座以汉代遗存为主的古城遗址。 其保存较完整, 从城垣、城门、护城河到城内的汉代建筑, 遗迹遗物丰富,跨度时间长, 遗存与史书都有踪迹可寻, 对研究豫北汉代政治、经济、 文化的发展和汉代城市规划具有历史、 科学和文化研究价值。
山阳故城西城墙长1000米, 目前保存最完整。 北城墙1850米,南城墙仅剩200米, 东城墙1350米,现在全部毁坏。 整个故城周长约5000米, 平面呈不规则的长方形。
根据这段土城墙断面夯土层夯窝开始判定, 山阳故城最早建于战国。 但根据我国最早采用挤棍式夯土法, 又判断为商朝就有了。 这段城墙现在遗留的有商朝、战国 还有汉魏时期的夯土层。
山阳故城西城墙最宽,夯土层得到了有效保护, 上边的杂草长得很深。
杂草丛中长有很多大榆树, 人们走在当中有荒野探险之感。
古城墙边建起了石护栏, 小朋友在上边跳来跳去。
古城墙离民居很近, 当地百姓都有自觉保护意识
近些年,山阳故城里出土了很多很有价值的宝贵文物。 在2020年5月5日这天, 一名村民在挖下水道时,挖土机突然碰到了一个坚硬的东西, 原来是一只神龟“爬出”来了。 这只神龟是一通碑的底座, 也叫赑屃,重3.6吨, 专家推算为南北朝时期文物, 现已采取了平移就地留存保护措施。
山阳故城内有座藏梅寺,始建于东汉 , 有北齐时期千佛造像碑,保存在焦作市博物馆。 还有两通清代石碑, 立在寺院内。
这棵“人”字槐已有800多年树龄。 史料记载,干高丈余 ,树下能过马车。 由于地面土层长年累月增长, 树干基本都埋在了地下。
这是城隍庙里一块明代石碑, 记载了墙南村的地域管辖演变。 碑文:大明国河南怀庆府修武县安信乡一里墙南城内村古跡。
山阳故城内还有一座城隍庙, 传说是刘邦起家时留下的古迹, 供奉的是中国第一个城隍爷——纪信。
山阳故城里的关帝庙, 是在雍正时期从汤王庙里移出的一个庙宇,后又翻新。 去年冬季失火, 一通乾隆时期的石碑被烧炸裂。
这些住在墙南村的老人, 都能讲出几段关于山阳故城的历史故事。
村里很多老手艺在传承, 这家人烙的火烧特别好吃。
高空鸟瞰,墙南村外的老城墙上郁郁葱葱, 形成一条绿带。 经过文物保护与开发,墙南村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已经成为人们寻找逝去的记忆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