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劳动节期间,中国足协并没有停止步伐。天海等一系列问题悬而未决,谁也不敢在此时「停止劳动」,一次次的线上会议、一次次协调沟通下,加班加点工作已成常态。
这一次,与足改有关的消息,与人相关——氪体独家获悉,足协完成了所有中层部门的重新分工与人员调整,部门有了一定精简,几位高层则明确了各自的工作方向。
在一系列调整之后,足协接下来的工作重心也呼之欲出——不断积累培养年轻人才,为国家队未来冲击世界杯保驾护航。
把时钟拨回到大半年前,去年8月,陈戌源成为中国足协首位专职主席,而杜兆才、孙雯、高洪波分别担任足协副主席,刘奕出任秘书长。
在那次足代会之后,在这个酝酿许久推出的部门调整里,足协对之前的28个部门进行了精简,调整为16个部门。
其中,中超、中甲、中乙三个联赛部与竞赛部、准入部、注册部、裁委会合并,成为大竞赛部。此外,国管部、媒体公关部、技术部、男足青训部、女足青训部、市场部等部门也是调整后的重要部门。
去年走马上任的高层领导里,足协主席陈戌源将亲自分管国管部,秘书长刘奕则分管竞赛部,副主席高洪波分管男足青训,副主席孙雯分管女子部和女足青训。
此外,今年3月年满60岁从体育总局副局长位置上退休的杜兆才,将以足协党委书记的身份,继续负责未来两个大赛——世俱杯与亚洲杯的组委会工作。
从足协这一系列调整来看,透露出了不少信号。
首先也是最直接的改变,是部门的精简与优化。
这种大部制的调整,是向着管理现代化方向调整的重要改变,这样的调整与陈戌源过往大企业运营管理经验,无疑有直接关联。
过去地方球队来足协办事,常常一件事情要在足协内找多个部门,未来通过功能相似的部门合并,管理有望更高效,沟通也有望更为顺畅。
其次,由足协主席直接分管国家队,不光有国家集训队,也包括U字号所有梯队。这之中的信号也很明确——随着职业联赛理事会的推进,联赛将交由其管理,而不再是足协的工作重点,而国家队工作,将会是未来足协工作的重中之重。
当然,从陈戌源上任之后对于国家队的一系列人士安排,如主帅李铁的任命以及归化球员问题的处理上也能明显看出,国家队的成绩的重要性将会被排在首位。
在笔者看来,一方面,国家队成绩是足改成果最直接的展示,另一方面,好的成绩也能为后续的改革争取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而且,对于志在打造「中国足球DNA」的足协来说,一个在主席治下统一管理的「大国家队」,也更有利于这种DNA的形成和塑造。
毕竟,放眼世界,成绩优秀的足球强国和地区,从国少队到国青队再到国家队,往往有统一的风格,但我们的各个年龄梯队往往分属不同背景的教练,再加上朝令夕改的顽疾,很长时间里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的足球风格。
希望这一次的统一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DNA的问题——也别嘲笑「中国足球DNA」这种说法,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人要是没有梦想,和咸鱼又有什么区别?
此外,副主席高洪波抓男足青训,副主席孙雯抓女子部和女足青训。这样的安排也说明足协并非只看重眼前成绩,更希望能重视青训和未来。
两人都是职业球员出身,了解青少年球员的成长过程,由他们主管青训无疑是「专业人干专业事」思路的贯彻。
毕竟国管部向下只到U16,而更年轻的足球土壤,更基层的青训和中国足球的未来,也是需要特别重视的部分。
事实上,在球迷熟悉的足球强国里,足协往往都不直接负责联赛运营,而是负责国家队、U字号球队,以及基层的青训。中国足协这样的改革和调整,无疑也是经过了考察和学习的结果,是向世界先进足球国家看齐的表现。
我们希望这样的改革可以真正落到实处,体现在未来的政策与执行上,可以在中国基层培养出更多的「小高洪波」和「小孙雯」,而不是在未来某天又旧调重弹地说「小高带得挺好的,你把他换了干什么……」
在赛事层面,秘书长刘奕分管竞赛部,在职业联赛理事会真正落地之前,为各级别联赛、杯赛、青少年比赛进行服务与保障。
不出意外的话,按照目前的时间表,万众期待的「职业联盟」将以「中国职业联赛理事会」的名称在2020年之内问世。之后足协也将移交联赛相关的权责,其竞赛部转而更多地负责足协杯、商业赛以及与职业联盟的沟通对接,但在这之前,竞赛部依然有很多重要的工作要解决。在多支球队无以为继的情况下,留给他们的任务并不轻松。
比如我们了解到,大家近日最关心的「U23联赛」的话题已有进展。从初步方案看,将会取消中超预备队联赛,设立U23联赛,中超U23队选择参加中乙或者U23联赛。目前足协已将相关征询意见表下发至各中超俱乐部。
除了外援之外,中乙联赛真刀真枪,锻炼价值无疑比预备队联赛要大
这样的调整与安排,与我们熟知的西班牙联赛体系颇为类似。例如我们熟知的皇马B队和巴萨B队如今就在西乙B级别征战——相当于西班牙的第三级别联赛。
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允许二队升上第二级别的乙级联赛,但不能和一队在同一级别的联赛中,此前巴萨青年人才井喷时,曾在恩里克的率领下一度升上西乙并排名第三。
无论是球员梅西、哈维、伊涅斯塔、小法,还是教练瓜迪奥拉、恩里克,都曾在巴萨B队「练级」,这使得这一制度成为了西甲的人才宝库。此外,日本同样有J1联赛球队的二队在J3征战的案例。
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