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二线干部“带薪养老”另类“吃空饷”。一些领导干部因身体、年龄、岗位、压力等原因,实职改虚职“退居二线”。
部分“退二线”的基层领导干部长期处于离线状态:有的不上班严重脱岗成常态,有的未经组织批准擅自出国旅游,还有的穿起休闲运动服“带薪居家养老”。
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退二线”干部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在西部许多县直机关的科级领导干部队伍中,“退二线”的干部大约占总数的30%,有的县比例甚至更高。这一群体的思想和作为,将影响整个干部群体的作风。
这样长期“离线”的非领导岗位的干部不在少数, “占编不谋事、在编不在岗”已成人人皆知的潜规则。一名县区纪委书记告诉记者,此前他们立案查处了一批非领导职务的干部,这些干部迟到早退成常态,有的人一门心思投入第二职业,安排的会议不开、工作不做;有的人甚至未经组织批准擅自出国旅游。
“别看他们长期不干活,但绩效工资是我们的好几倍。”一名基层干部说,绩效工资大多以行政级别标准分配,这些长期“离线”的干部绩效奖比普通职工高不少。不少人觉得不公平,有的人也学着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许多调研员、主任科员长期不在岗,几乎在“带薪养老”,奖金还不少,对这种另类“吃空饷”现象,就是管不了,许多人深感不满却又无可奈何。奇葩“官场逻辑”损害基层政治生“不干事”背后存在荒唐“官场逻辑”。 |
|